• 弃妇诗

    [三国] 曹植

    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

    丹华灼烈烈,璀彩有光荣。

    光好晔流离,可以戏淑灵。

    有鸟飞来集,树翼以悲鸣。

    悲鸣复何为,丹华实不成。

  • 浮萍篇

    [三国] 曹植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

    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

  • 吁嗟篇

    [三国] 曹植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

  • 与杨德祖书

    [三国] 曹植

    植曰: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

    仆少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幹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包荆山之玉,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紘以掩之,今尽集兹国矣。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鶱绝迹,一举千里。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前书嘲之,反作论盛道仆赞其文。夫钟期不失听,于今称之,吾亦不能妄叹者,畏后世之嗤余也。

    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昔尼父之文辞,与人流通,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辞。过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见也。

    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于断割,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鲁连一说,使终身杜口。刘生之辩,未若田氏,今之仲连,求之不难,可无息乎?人各有好尚,兰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同乐,而墨翟有非之论,岂可同哉!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吾虽德薄,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而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同好,非要之皓首,岂今日之论乎?其言之不惭,恃惠子之知我也。

  • 泰山梁甫行

    [三国]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 送应氏二首

    [三国] 曹植

    【其一】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 鹞雀赋

    [三国] 曹植

    鹞欲取雀。雀自言:“雀微贱,身体些小,肌肉瘠瘦,所得盖少。君欲相啖,实不足饱。”鹞得雀,初不敢语。“顷来轗轲,资粮乏旅。三日不食,略思死鼠。今日相得,宁复置汝!”雀得鹞言,意甚怔营:“性命至重,雀鼠贪生;君得一食,我命是倾。皇天降鉴,贤者是听。”鹞得雀言,意甚怛惋。当死毙雀,头如果蒜。不早首服,烈颈大唤。行人闻之,莫不往观。雀得鹞言,意甚不移。依一枣树,藂莀多刺。目如擘椒,跳萧二翅。我当死矣,略无可避。鹞乃置雀,良久方去。二雀相逢,似是公妪,相将入草,共上一树。仍叙本末,辛苦相语。向者近出,为鹞所捕。赖我翻捷,体素便附。说我辨语,千条万句。欺恐舍长,令儿大怖。我之得免,复胜于免。自今徙意,莫复相妒。

  • 惟汉行

    [三国] 曹植

    太极定二仪,清浊如以形。

    三光照八极,天道甚着明。

    为人立君长,欲以遂其生。

    行仁章以瑞,变故诫骄盈。

    神高而听卑,报若响应声。

  • 仙人篇

    [三国] 曹植

    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

    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

  • 丹霞蔽日行

    [三国] 曹植

    纣为昏乱,虐残忠正。

    周室何隆,一门三圣。

    牧野致功,天亦革命。

    汉祚之兴,阶秦之衰。

    虽有南面,王道陵夷。

  • 赠徐幹

    [三国] 曹植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

    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

    文昌郁云兴,迎风高中天。

  • 酒赋

    [三国] 曹植

    嘉仪氏之造思,亮兹美之独珍。

    仰酒旗之景曜,协嘉号于天辰。

    穆公酣而兴霸,汉祖醉而蛇分。

    穆生以醴而辞楚,侯赢感爵而轻身。

    谅千钟之可慕,何百觚之足云?

  • 髑髅说

    [三国] 曹植

    曹子游乎陂塘之滨,步乎蓁秽之薮。萧条潜虚,经幽践阻。顾见髑髅,块然独居。

    于是伏轼而问之曰:“子将结缨首剑,殉国君乎?将被坚执锐,毙三军乎?将婴兹固疾,命殒倾乎?将寿终数极,归幽冥乎?”

    叩遗骸而叹息,哀白骨之无灵。慕严周之适楚,倘托梦以通情。

    于是若有来,恍若有存。影见容隐,厉响而言曰:“子何国之君子乎?既枉舆驾,愍其枯朽。不惜咳唾之音,慰以若言。子则辩于辞矣,然未达幽冥之情,识死生之说也。夫死之为言归也。归也者,归于道也。道也者,身以无形为主,故能与化推移。阴阳不能更,四节不能亏,是故洞于纤微之域,通于恍惚之庭。望之不见其象,听之不闻其声。挹之不冲,满之不盈。吹之不凋,嘘之不荣。激之不流,凝之不停。寥落溟漠,与道相拘。偃然长寝,乐莫是喻。”

    曹子曰:“予将请之上帝,求诸神灵。使司命辍籍,反子骸形。”

  • 释愁文

    [三国] 曹植

    子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焚。有玄虚先生见而问之,曰:「子将何疾,以至于斯?」答曰:「愁之为物,推惚惟恍。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或群或党。去来无方,乱我精爽。其来也难进,其去也易追。临飡困于哽咽,烦冤毒于酸嘶。加之以粉饰不泽,饮之以兼肴不肥。温之以火石不消,摩之以神膏不稀。受之以巧笑不悦,乐之以丝竹增悲。医和绝思而无措,先生岂能为我著龟乎?」先生作色而言曰:「予徒辩子之愁形,未知子愁所由生,吾独为子言其发矣。今大道既隐,子生末季。沈溺流俗,眩惑名位。濯缨弹冠,谘诹荣贵。坐不安席,食不终味。遑遑汲汲,或惨或悴。所鬻者名,所拘者利。良由华簿,凋损正气。吾将赠子以无为之药,给子以澹泊之汤,刺子以玄虚之针,炙子以淳朴之方。安子以恢廓之宇,坐子以寂寞之床。使王乔与子携手而游,黄公与子咏歌而行,庄生为子具养神之馔,老聃为子致爱性之方。趣遐路以栖迹,乘轻云以高翔。」于是精骇意散,改心向趣。愿纳至言,仰崇玄度。众愁忽然,不辞而去。

  • 薤露

    [三国] 曹植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 名都篇

    [三国] 曹植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 门有万里客行

    [三国] 曹植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 迷迭香赋

    [三国] 曹植

    播西都之丽草兮,应青春而凝晖。

    流翠叶于纤柯兮,结微根于丹墀。

    信繁华之速实兮,弗见凋于严霜。

    芳暮秋之幽兰兮,丽崑崙之英芝。

    既经时而收采兮,遂幽杀以增芳。

  • 求自试表

    [三国] 曹植

    臣植言:臣闻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诗之素餐,所由作也。昔二虢不辞两国之任,其德厚也;旦奭不让燕鲁之封,其功大也。

    今臣蒙国重恩,三世于今矣。正值陛下升平之际,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而位窃东藩,爵在上列,身被轻暖,口厌百味,目极华靡,耳倦丝竹者,爵重禄厚之所致也。退念古之受爵禄者,有异于此,皆以功勤济国,辅主惠民。今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己之讥。是以上惭玄冕,俯愧朱绂。

    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故启灭有扈而夏功昭,成克商奄而周德著。今陛下以圣明统世,将欲卒文武之功,继成康之隆。简良授能,以方叔邵虎之臣,镇卫四境,为国爪牙者,可谓当矣。然而高鸟未挂于轻缴,渊鱼未悬于钩饵者,恐钓射之术,或未尽也。昔耿弇不俟光武,亟击张步,言不以贼遗于君父也。故车右伏剑于鸣毂,雍门刎首于齐境,若此二子,岂恶生而尚死哉?诚忿其慢主而陵君也。夫君之宠臣,欲以除害兴利,臣之事君,必以杀身静乱,以功报主也。昔贾谊弱冠,求试属国,请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终军以妙年使越,欲得长缨占其王,羁致北阙。此二臣岂好为夸主而耀世俗哉?志或郁结,欲逞才力输能于明君也。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伏见先武皇帝武臣宿兵,年耆即世者有闻矣;虽贤不乏世,宿将旧卒,犹习战也。窃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效臣锥刀之用,使得西属大将军,当一校之队,若东属大司马,统偏师之任。必乘危蹑险,骋舟奋骊,突刃触锋,为士卒先。虽未能禽权馘亮,庶将虏其雄率,歼其丑类,必效须臾之捷,以灭终身之愧,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也。如微才不试,没世无闻,徒荣其躯而丰其体,生无益于事,死无损于数,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流闻东军失备,师徒小衄,辍食弃餐,奋袂攘衽,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

    臣昔从先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行军用兵之势,可谓神妙矣。故兵者不可预言,临难而制变者也。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铭著于景锺,名称垂于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臣闻明主使臣,不废有罪。故奔北败军之将用,秦鲁以成其功;绝缨盗马之臣赦,楚赵以济其难。臣窃感先帝早崩,威王弃代,臣独何人,以堪长久?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身名并灭。臣闻骐骥长鸣,伯乐昭其能;卢狗悲号,韩国知其才。是以效之齐楚之路,以逞千里之任,试之狡兔之捷,以验搏噬之用。今臣志狗马之微功,窃自惟度,终无伯乐韩国之举,是以于邑而窃自痛者也。夫临博而企竦,闻乐而窃抃者,或有赏音而识道也。昔毛遂,赵之陪隶,犹假锥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况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无慷慨死难之臣乎!

  • 行女哀辞

    [三国] 曹植

    伊上帝之降命,何修短之难裁。

    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

    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

    方朝华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

    感逝者之不追,怅情忽而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