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衢州开化人,字致道,号北山。以外祖邓润甫荫补吴江县主簿。徽宗宣和二年赐上舍出身。高宗建炎中为太常少卿,知秀州。绍兴初,为秘书少监,上《麟台故事》,擢中书舍人兼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除徽猷阁待制。后秦桧荐领史事,力辞不就。善为制诰。工诗文,风格典雅。有《北山小集》。
杨朴,字契玄(一作先),郑州东里(今河南新郑)人。少与毕士安同学(《温公续诗话》),后归隐,与魏野齐名。太宗、真宗尝以布衣召,皆辞归。事见《瀛奎律髓》卷二七《莎衣》诗注。《直斋书录解题》卷二○著录《东里杨聘君集》一卷,《宋史·艺文志》著录《杨朴诗》一卷,均佚。今录诗六首。
宋鄂州江夏人,字当世。仁宗皇祐元年进士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府。还,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出知扬州、江宁府,还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神宗立,改御史中丞。反对王安石变法,数论其更张失当。熙宁三年,除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荐苏轼、刘攽掌外制。为吕惠卿谮劾,罢知亳州。徙知成都府,安抚蕃部。哲宗即位,拜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简。有《灊山集》。
雷震,南昌(今属江西)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
宋太祖赵匡胤(九二七~九七六),涿州(今属河北)人。生于洛阳。后汉乾祐元年(九四八),枢密使郭威讨李守真,应募为部属。后周显德中,从征淮南、寿春,积功至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改忠武军节度使。显德六年(九五九),升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改检校太尉、归德军节度使。七年春,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改元建隆(九六○)。继而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乾德元年(九六三),平荆湖;三年,平后蜀。开宝二年(九六九),亲征北汉;四年,平南汉;八年,平南唐。在位十七年。开宝九年冬十月卒,年五十。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葬永昌陵。事见《宋史》卷一至三《太祖纪》。
宋开封祥符人,字景文。工诗文。监饶州酒务,题诗为王安石称赏,遂知名。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兼东南第三将。苏轼荐其才,除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
宋吉州庐陵人,字叔儗(nǐ)。孝宗淳熙间以诗名,亦工词。有《招山集》。
宋饶州鄱阳人,字祥仲。度宗咸淳七年进士。为肇庆府司法参军。入元,隐居不仕。有《芳洲集》。
宋信州上饶人,字仲止,号涧泉。韩元吉子。清高绝俗,恬于荣利。入仕不久即归,一意以吟咏为事。与同时赵蕃号章泉者并有诗名,时称二泉。有《涧泉日记》、《涧泉集》。
宋人。寇准妾。准因会赠歌姬以束绫,茜桃作诗云:“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寒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西晋安平人,字景阳。张载弟。少有俊才,与载齐名。辟公府掾,转秘书郎,转河间内史,在郡清简寡欲。时大乱,遂弃绝人事,屏居草泽,以吟咏自娱,造语清新。怀帝永嘉初,征黄门侍郎,托疾不就,卒于家。有《七命》,世以为工。今有《张景阳集》辑本。
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彦伯,小字虎。袁猷孙。有逸才,文章绝美。少孤贫,以运租自业。因讽咏史诗而为谢尚所重,引为参军,累迁大司马桓温府记室。温重其文笔,使综书记。尝倚马作文,顷刻得七纸,殊可观。性刚直,故位不显。谢安为扬州刺史时,宏出为东阳太守。撰《后汉纪》。另有《竹林名士传》、《三国名臣颂》等。
东晋陈郡阳夏人,字万石。谢安弟。少有声誉,工言论,善属文。司马昱为相,召为抚军从事中郎。累迁豫州刺史。监司、豫、冀、并四州军事、假节。穆帝升平三年受任北伐,矜豪傲物,未尝抚众,诸将恨之。军溃,废为庶人。后复以为散骑常侍。年四十二卒。曾著《八贤论》叙屈原、贾谊、嵇康等人事,已佚。今存诗文残篇。
东晋晋陵无锡人,字长康,小字虎头。顾悦之子。桓温引为大司马参军,后为殷仲堪参军。安帝义熙初为散骑常侍。博学有才气,尤善丹青。性谐谑。世传其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每画人成,数年不点睛,人问辄曰:“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画裴楷象,颊上加三毛,益觉有神。北宋宣和年间,御府所藏其画,尚有《净名居士图》等九幅。有文集及《启蒙记》行于世。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世谦。梁武帝次子。武帝天监三年,封豫章王。累迁南徐州刺史、侍中。疑己为齐东昏侯之子,常怀异志。普通六年,北魏军临彭城,武帝令综都督众军,镇于彭城。综率数骑投魏。梁军失帅,大溃。魏以为太尉、丹阳王。改名缵,一作赞,字德文。魏孝庄帝即位,尚帝姊寿阳长公主。出为齐州刺史。大通二年,萧宝夤反于魏,综将赴之,为魏所杀。一说梁将陈庆之至洛,综送书启求还,信未达而庆之败,未几,终于魏。又说尔朱世隆入洛,妻被害,综弃官为僧,病死入山途中。
南朝梁彭城人。刘孝绰三妹,嫁东海徐悱为妻。有才学,能为文。悱仕晋安郡,卒,丧归京师。令娴为祭文,凄怆哀感,为世传诵。
南朝梁彭城人,字孝陵。刘孺弟。起家著作郎。为晋安王萧纲记室。梁武帝中大通三年,纲立为皇太子,除中庶子,恩宠为时辈莫及。
北齐琅邪临沂人,字介。颜协子。生于江陵,幼受家业。博览群书,词情典丽。梁简文帝大宝元年,侯景陷郢州,被俘,囚送建康。景平,还江陵,梁元帝以为散骑侍郎。西魏破江陵,被俘北去,后携家奔北齐,文宣帝(高洋)引于内馆,使侍从左右。武成帝(高湛)时,掌文林馆,主编《修文殿御览》。后主(高纬)时,除黄门侍郎。齐亡入北周,与魏澹等重修《魏书》。周末为御史上士。隋文帝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有《颜氏家训》等。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宣明。谢朗孙。涉猎文义,博赡多通。初为孟昶建威府中兵参军。刘穆之荐于刘裕,累迁太尉主簿。然议事常与穆之不同,穆之怒之,抑不得迁。穆之死,转从事中郎。从刘裕征伐关洛,委以要任。入宋,封武昌县公。总统宿卫。武帝死,少帝立,与徐羡之等共辅政。旋共废杀少帝,迎立文帝。后出为荆州刺史。文帝元嘉三年,诛杀羡之等,并遣檀道济讨晦,晦兵败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