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篇·第十一章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篇·第十章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论语·泰伯篇·第九章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篇·第八章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篇·第七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篇·第六章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篇·第五章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论语·泰伯篇·第四章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论语·泰伯篇·第三章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论语·泰伯篇·第二章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子罕篇·第三十一章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论语·子罕篇·第三十章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论语·子罕篇·第二十九章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篇·第二十八章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篇·第二十七章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论语·子罕篇·第二十六章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篇·第二十五章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子罕篇·第二十四章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论语·子罕篇·第二十三章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篇·第二十二章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