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二首

    [现代] 钱钟书

    【其一】

    行藏只办倚栏干,动业年来镜懒看。

    书癖钻窗蜂未出,诗情绕树鹊难安。

    老侵气觉风云短,才退评蒙月旦宽。

    输与子山工自处,长能面热却心寒。

  • 将归二首

    [现代] 钱钟书

    【其一】

    将归远客已三年,难学王尼到处便。

    染血真忧成赤县,返魂空与阙黄泉。

    蜉蝣身世桑田变,蝼蚁朝廷槐国全。

    闻道舆图新换稿,向人青只旧时天。

  • 阅世

    [现代] 钱钟书

    阅世迁流两鬓摧,块然孤喟发群哀。

    星星未熄焚馀火,寸寸难燃溺后灰。

    对症亦知须药换,出新何术得陈推。

    不图剩长支离叟,留命桑田又一回。

  • 燕谋以余罕作诗寄什督诱如数奉报二首

    [现代] 钱钟书

    【其一】

    才退心粗我自知,烟销沤灭不成诗。

    分明眼度难寻处,渺莽江头欲拾时。

    枉与焚灰吞杜甫,苦将残锦乞邱迟。

    欣然搁笔无言说,稽首维摩是本师。

  • 秋怀

    [现代] 钱钟书

    啼声渐紧草根虫,似絮停云抹暮空。

    疏落看怜秋后叶,高寒坐怯晚来风。

    身名试与权轻重,文字徒劳计拙工。

    容易一年真可叹,犹将有限事无穷。

  • 还乡杂诗七首

    [现代] 钱钟书

    【其一】

    昏黄落日恋孤城,嘈杂啼鸦乱市声。

    乍别暂归情味似,一般如梦欠分明。

    【其二】

    盘餐随例且充肠,不羡侯鲭入馔尝。

  • 答叔子四首

    [现代] 钱钟书

    【其一】

    篇什周旋角两雄,狂言顿觉九州空。

    一官未必贫能疗,三命何尝诗解穷。

    试问浮沉群僚底,争如歌啸乱书中。

    后山嘱望飞腾速,此意硁硁敢苟同。

  • 有感

    [现代] 钱钟书

    穷而益脆岂能坚,敢说春秋备责贤。

    腰折粗官五斗米,身轻名士一文钱。

    踏空不着将何去,得饱宜扬却又还。

    同妾语传王百谷,哀矜命薄我犹怜。

  • 游雪窦山四首

    [现代] 钱钟书

    【其一】

    兹山未识名,目挑心颇许。

    入户送眉青,犹湿昨宵雨。

    云南地即山,践踏等尘土。

    江南好山水,残剩不吾与。

  • 杂书四首

    [现代] 钱钟书

    【其一】

    初凉似贵人,招请不肯致。

    及来不待招,又似故人至。

    颇怪今年秋,未挟雨张势。

    但凭半夜风,隔日如判世。

  • 容安室休沐杂咏十二首

    [现代] 钱钟书

    【其一】

    曲屏掩映乱书堆,家具无多位置才。

    容膝易安随处可,不须三径羡归来。

    【其二】

    渐起人声昏晓际,难追梦境有无间。

  • 代拟无题七首

    [现代] 钱钟书

    【其一】

    纵说疏疏落落,仍看脉脉憧憧。

    那得心如荷叶,水珠转念无踪。

    【其二】

    风里孤蓬不自由,住应无益况难留。

  • 赴鄂道中五首

    [现代] 钱钟书

    【其一】

    路滑霜浓唤起前,老来离绪尚缠绵。

    别般滋味分明是,旧梦勾回二十年。

    【其二】

    晨书瞑写细评论,诗律伤严敢市恩。

  • 与妻书

    [现代] 林觉民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幸甚,幸甚!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 禀父书

    [现代] 林觉民

    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 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

    [现代] 陈寅恪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 !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 南湖即景

    [现代] 陈寅恪

    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

    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醒。

    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

    黄河难塞黄金尽,日暮人间几万程。

  • 过汨罗江感怀

    [现代] 郭沫若

    屈子行吟处,今余跨马过。

    晨曦耀江渚,朝气涤胸科。

    揽辔忧天下,投鞭问汨罗。

    楚犹有三户,怀石理在那?

  •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现代] 孙文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扰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矣。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余。时余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靰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余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余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余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 挽刘道一

    [现代] 孙文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馀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