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八首
舆似鸡栖寄两竿,山程三月尚春寒。
麦苗吐穗初成实,梅子生仁已带酸。
买饭犹胜乞墦客,看耕僭学劝农官。
还家莫道虚怀袖,笋蕨随宜亦满槃。
我来恰值暮春初,昼漏微长小雨馀。
苔蚀秦碑亡旧刻,龙归禹穴护遗书。
燕巢已垒泥犹湿,花片虽残叶尚疏。
到处不妨俱可乐,诗人为底爱吾庐。
老子无心老尚狂,山程随处寄伥伥。
云归岫穴初收雨,水入陂塘正下秧。
野客就林煨燕笋,蚕家负笼采鸡桑。
远游万里知何乐,却喜东归住故乡。
细雨如丝映晚晖,店家小憩换征衣。
春农耕罢负犁去,村社祭馀怀肉归。
黄犊自依残照卧,白鸥争傍小滩飞。
道边旧识凋零尽,谁记辽天老令威。
桐帽絁裘拥半酣,肩舆咿轧转城南。
牛过野水将新犊,女采柔桑起稚蚕。
遗老年光垂九十,故乡春事及重三。
种花筑室知难办,借地犹能结草庵。
正月十六日送子虡至梅市归舟示子遹
策府还山白尽头,一廛随分葺菟裘。
看灯虽幸新春健,无食犹怀卒岁忧。
稚子与翁俱袯襫,大儿出塞习兜鍪。
它时别作谋生计,卖药惟当学伯休。
幽事
老大常愁节物催,东皇又挽斗杓回。
江天惨惨不成雪,山驿萧萧初见梅。
隐士寄云从地肺,游僧问路上天台。
戏书幽事无时阙,古锦诗囊暮暮开。
冬晴
岁暮常年雪正豪,今年暄暖减绨袍。
春回山圃梅争发,睡足茆檐日已高。
仓庾家家储旧谷,笙歌店店卖新醪。
太平气象方如许,寄语残胡早遁逃。
十一月廿七日夜分披衣起坐神光自两眦出若初日室中皆明作诗志之
灵府无思踵息微,神光出眦射窗扉。
大冠长剑竟何有,尺宅寸园今始归。
忧患过前皆梦事,功名自古与心违。
三峰二室烟尘静,要试霜天槲叶衣。
自述
勃落为衣隐薜萝,扫空尘抱养天和。
过期未死更强健,与世不谐犹啸歌。
野市萧条残叶满,酒家零落废垆多。
石帆山下孤舟雨,借问君如此老何。
六月十七日大暑殆不可过然去伏尽秋初皆不过数日作此自遣
赫日炎威岂易摧,火云压屋正崔嵬。
嗜眠但喜蕲州簟,畏酒不禁河朔杯。
人望息肩亭午过,天方悔祸素秋来。
细思残暑能多少,夜夜常占斗柄回。
六月十夜风月佳甚起坐中庭有作
曼肤汗雨不胜挥,夜景泠然暂解围。
漱罢寒泉甘齿颊,梦回斜月入窗扉。
荷翻小浦孤萤度,露湿危巢倦鹤归。
我亦驭风思远适,岳阳楼上酹湘妃。
子遹调官得永平钱监待次甚远寄诗宽其意盖将与之偕行也
黄纸起家升仕籍,青衫溯阙拜恩光。
署衔汝勿憎铜臭,就养吾方喜饭香。
世事极知多倚伏,人生正要小回翔。
但令父子常相守,敛版扶犁味总长。
明日观孤寂诗不觉大笑作长句自解
独处将如长夜何,直将寂默养天和。
爱身不惰如怀璧,守气无亏似塞河。
尘箧空存获麟笔,烟陂懒和饭牛歌。
年来勋业君知否,纛下新降百万魔。
雨
晓望横斜映水亭,暮看飘洒湿帘旌。
不嫌平野苍茫色,实厌空阶点滴声。
上策莫如常熟睡,少安毋躁会当晴。
且将穑事传童稚,未插秧时正好耕。
书感
疋马曾为塞上游,东归几见剡川秋。
故城废市古今叹,断角残钟朝暮愁。
尺寸无功真碌碌,耄期未死转悠悠。
阿奴尚喜强人意,三日于菟气食牛。
出游四首
东阡南陌适逢晴,小蹇轻装短作程。
白水满陂秧马跃,绿阴绕舍纬车鸣。
过村小妇凭墙看,入寺高人揽裓迎。
剩倩东风吹柳絮,放翁诗到此时成。
吴地清明未减寒,梨花初动杏花残。
平沙漫漫人争渡,微雨萧萧客跨鞍。
野寺吹螺作春会,山邮籴米具朝餐。
已开九帙吾何觊,时说金丹强自宽。
近过父老远寻僧,病起经行力渐增。
织室蹋机鸣轧轧,稻陂潴水筑登登。
浅深村落时分径,高下川原自作层。
薄暮到家还熟睡,隔林钟鼓报晨兴。
九日阴薶一日晴,此行处处是丹青。
断云零落江郊路,寿木轮囷古驿亭。
馌妇微行望耕垄,渔歌相和起烟汀。
拔山意气今何在,犹有遗祠可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