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足下帖

    [晋朝] 王羲之

    知足下行至吴,念违离不可居,叔当西耶!迟知问。

  • 服食帖

    [晋朝] 王羲之

    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爱至上,临书,但有惆怅。

  • 积雪凝寒帖

    [晋朝] 王羲之

    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

  • 丝布帖

    [晋朝] 王羲之

    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

  • 龙保帖

    [晋朝] 王羲之

    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

  • 热日更甚帖

    [晋朝] 王羲之

    热日更甚。得书,知足下不堪之,同此无赖。早且乘凉,行欲往,迟散也。王羲之。

  • 节日帖

    [晋朝] 王羲之

    廿日羲之顿首:节日感叹,深念君,增伤。灾雨,君可也。

  • 行穰帖

    [晋朝] 王羲之

    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县量宜其令□□因便任耳。立俟。王羲之白。

  • 知宾帖

    [晋朝] 王羲之

    想大小皆佳,知宾犹尔,耿耿。想得夏节佳也,念君劳心。贤姐大都转差,然以扶故有时呕食不已,至足言是老年衰,疾久,亦非可仓卒。大都转差,为慰。以大近不复服散,当将陟厘也。此药为益,如君告。

  • 二孙女帖

    [晋朝] 王羲之

    羲之顿首,二孙女不育,伤夭命,痛之缠心,不能已已。哀悼切心。岂图十日之中,二孙殁,如何。羲之顿首。

  • 州民帖

    [晋朝] 王羲之

    州民王羲之死罪:贤弟逝没,甚痛。奈何!白牋不备太尉,门左不可言。同此酸慨!王羲之顿首。

  • 丧乱帖

    [晋朝] 王羲之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 适太常帖

    [晋朝] 王羲之

    适太常、司州、镇军诸人廿五六书,皆佳。司州以为平复,此庆庆可言。余亲亲皆佳。大奴以还吴也,冀或见之。

  • 里人帖

    [晋朝] 王羲之

    近因得里人书,想至。知故面肿,耿耿,今差不?吾比日食意如差,而髀中故不差,以此为至患。至不可劳,力数字,令弟知闻耳。

  • 近得书帖

    [晋朝] 王羲之

    廿二日羲之报:近得书,即日又得永兴书,甚慰。想在道可耳。吾疾故尔沉滞。忧悴解日。面近,不具。羲之报。

  • 敬伦帖

    [晋朝] 王羲之

    九月三日羲之报:敬伦、遮诸人去晦祥禫,情以酸割,念卿伤切诸人岂可堪处,奈何奈何!及书不具。羲之报。

  • 侍中帖

    [晋朝] 王羲之

    侍中书,书徐侯遂危笃,恐无复冀,深令人反侧。

  • 鲤鱼帖

    [晋朝] 王羲之

    羲之白:送此鲤鱼征与敬,耶不在,不乃邑邑不?

  • 郗司马帖

    [晋朝] 王羲之

    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

  • 游目帖

    [晋朝] 王羲之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