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穰帖
[晋朝] 王羲之
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县量宜其令□□因便任耳。立俟。王羲之白。
注释

参照唐代张怀瓘《右军书记》所录“足下行穰,久人还竟应快不?大都当任。县量宜其令(阙二字)因便任耳。立俟。王羲之白”一帖相比较,《行穰帖》摹本墨迹,仅是唐内府本《行穰帖》著文的片段。:

赏析

《行穰帖》颇有雄浑圆融之气。雄浑是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元代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写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突出“雄秀”二字,可谓得其纲要。书法须有灵,有朝气,才能雄秀兼善,即所谓力与美的兼备。古法雄而不秀,或秀而难雄者,因而王羲之书法新体之变,是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