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否卦

    [周朝] 姬昌

    乾上坤下,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三,包羞。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 周易·泰卦

    [周朝] 姬昌

    坤上乾下,小往大来,吉,亨。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 周易·比卦

    [周朝] 姬昌

    坎上坤下,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六三,比之匪人。

    六四,外比之,贞吉。

  • 周易·师卦

    [周朝] 姬昌

    坤上坎下,贞丈人吉,无咎。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六三,师或舆尸,凶。

    六四,师左次,无咎。

  • 周易·讼卦

    [周朝] 姬昌

    乾上坎下,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九四,不克讼,复既命渝。安贞吉。

  • 周易·需卦

    [周朝] 姬昌

    坎上乾下,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 周易·蒙卦

    [周朝] 姬昌

    艮上坎下,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六四,困蒙,吝。

  • 周易·屯卦

    [周朝] 姬昌

    坎上震下,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初九,盘桓,利居贞。利建侯。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 周易·兑卦

    [周朝] 姬昌

    兑上兑下,亨。利贞。

    初九,和兑,吉。

    九二,孚兑,吉,悔亡。

    六三,来兑,凶。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 矛与盾

    [周朝] 韩非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 师旷撞晋平公

    [周朝] 韩非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 曾子杀彘

    [周朝] 韩非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 滥竽充数

    [周朝] 韩非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郑人买履

    [周朝] 韩非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左传·隐公·隐公六年

    [周朝] 左丘明

    【经】六年春,郑人来渝平。,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秋七月。冬,宋人取长葛。

    【传】六年春,郑人来渝平,更成也。

    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

    夏,盟于艾,始平于齐也。

    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

  • 左传·隐公·隐公元年

    [周朝] 左丘明

    【经】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

    【传】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子克也。未王命,故不书爵。曰「仪父」,贵之也。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

    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

  • 左传·庄公·庄公十年

    [周朝] 左丘明

    【经】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二月,公侵宋。三月,宋人迁宿。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败宋师于乘丘。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

    【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公从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

    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见之,弗宾。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楚子从之。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

  • 左传·僖公·僖公五年

    [周朝] 左丘明

    【经】五年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杞伯姬来朝其子。夏,公孙兹如牟。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王世子于首止。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止。郑伯逃归不盟。楚人灭弦,弦子奔黄。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冬,晋人执虞公。

    【传】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晋侯使以杀大子申生之故来告。

    初,晋侯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夷吾诉之。公使让之。士蒍□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仇焉。无戎而城,仇必保焉。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忠与敬,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及难,公使寺人披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斩其祛,遂出奔翟。

    夏,公孙兹如牟,娶焉。

  • 吴许越成

    [周朝] 左丘明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

    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 子革对灵王

    [周朝] 左丘明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

    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