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书怀
既老心愈空,新凉体差健。
登山每嗔扶,对案亦强饭。
平生百事懒,惟酒不待劝。
迨此桑落时,一醉适我愿。
羸然云水身,本非朱紫楦。
牧牛儿
溪深不须忧,吴牛自能浮。
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
寒雨山陂远,参差烟树晚。
闻笛翁出迎,儿归牛入圈。
读书
平生爱客如爱书,力虽不逮意有馀。
门前车马久扫迹,老病又与黄卷疏。
人情冷暖可无问,手不触书吾自恨。
今年入秋风雨频,灯火得凉初可近。
年过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书生。
读旧稿有感
我少则嗜书,于道本无得。
譬如昌歜芰,乃自性一癖。
老来百事废,惟此尚自力。
岂惟绝庆吊,乃至忘寝食。
吟哦杂诵咏,不觉日既夕。
溪上小酌
岸帻出篱门,投竿俯溪濑。
鱼聚忽千百,鸟鸣时一再。
新凉社瓮香,亦有雉兔卖。
欢言洗杯酌,又破止酒戒。
昔人有画醉僧醉道士醉学究者皆见于传记及歌诗中予暇日为各赋一首醉僧
圣师饮百觚,俨然常斋庄。弟子习礼馀,兕觥跻公堂。
至今遗风被洙泗,诸生雅歌老儒醉。衣冠简朴未可轻,安知中无鲁二生。
落托在人间,经旬不火食。醉后上江楼,横吹苍玉笛。
大口如盆眼如电,九十老人从小见。曾携一鹤过岳阳,满城三日闻酒香。
残雪覆枯颅,手扶短楖栗。送酒无苏州,一醉未易得。
青旗猎猎秋风吹,长瓶一吸亦足奇。但办道傍常醉倒,不须解作藏真草。
夜雨
浓云如泼墨,急雨如飞镞。
激电光入牖,奔雷势掀屋。
漏湿恐败书,起视自秉烛。
移床顾未暇,盆盎苦不足。
不如卷茵席,少忍待其复。
长歌行
我无四目与两口,但在人间更事久。
死生元是开阖眼,祸福正如翻覆手。
消磨日月几緉屐,陶铸唐虞一杯酒。
既非狗马要盖帷,那计风霜悴蒲柳。
灶突无烟今又惯,龟蝉与我成三友。
老学庵井
老学庵北井,六月寒如冰。大旱不涸雨不增,凛如人以常德称。
日济千人不骄矜,置而不汲渠自澄。辘轳三丈青丝绳,对之已足凉肺膺。
使我终日卧曲肱,顾谓此井真良朋。荡除炎歊却尘垢,宜有鬼神来护守。
呜呼泾水一石泥数斗,正使逢时亦何有。
喜雨
去年禹庙归梅梁,今年黑虹见东方。
巫言当丰十二岁,父老相告喜欲狂。
插秧正得十日雨,高下到处水满塘。
六月欲尽日杲杲,造物已命摧骄阳。
夕云如豚渡河汉,占书共谓雨至祥。
余读元次山与瀼溪邻里诗意甚爱之取其间四句各作
千钱买轻舟,不复从人借。
樵苏晨入市,盐酪夕还舍。
岂惟载春秧,亦足穫秋稼。
有时醉村场,老稚相枕藉。
常侵落月行,不畏恶风嚇。
黄茆持覆屋,溪石运作垣。
桑麻有馀地,家家养龙孙。
春雷初起蛰,切玉供盘餐。
一朝解风箨,叆叇苍云屯。
我来倚拄杖,恐是辟疆园。
泉声百步闻,泉脉高下通。
潺湲乱云外,屈曲明月中。
八月稻登场,引之作机舂。
羡流灌蔬畦,全家饱芥菘。
洗沐及浣濯,蚤暮靡不供。
北起成孤峰,东蟠作幽谷。
中有十馀家,芦藩映茆屋。
土肥桑柘茂,雨饱麻豆熟。
比邻通有无,井税先期足。
烟中语相答,月下歌相续。
村舍杂书十二首
爵禄九鼎重,名义一羽轻。
人见共如此,吾道何由行。
湖山有一士,无人知姓名。
时时风月夕,遥闻清啸声。
读书乃一癖,我亦不自知。
坐书穷至老,更欲传吾儿。
吾儿复当传,百世以为期。
君看北山公,太行尚可移。
军兴尚戎衣,冠带谢褒博。
秃巾与小袖,顾影每怀怍。
及今反士服,始觉荣天爵。
出入阡陌间,终身有馀乐。
我居大泽中,一舟不可无。
短篷挟两桨,疾若波中凫。
来往菰芦村,按行瓜芋区。
浮家亦可乐,何必爱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