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地游十六夜阴寒,坐卧小楼,茫茫百端,不觉为之凄咽

    [清代] 顾贞观

    拥炉人倦,向煮雪声中,坐愁愁坐。巡檐数朵。为丁宁玉笛,莫教吹破。酷爱高寒,纸帐一番清课。肯闲过。不律隃糜,那禁慵堕。

    旧约何曾果。记徙倚朱楼,迷藏香径。延缘画舸。正离魂欲接,断烟横锁。怕梦醒时,盼煞满城灯火。问谁个。掩纱窗、更愁于我。

  • 传言玉女·上元

    [清代] 顾贞观

    今夕何年,偏觉漏喧人醉。星毬高揭,是星娥手缀。千树宝华,宁让六宫剪采。幽欢刚趁,密传诗迷。

    走过红桥,第三条、忽复会。踏歌声里,听搔头玉坠。明月暗尘,搀入暖香寒翠。为伊耽搁,梅花清睡。

  • 浣溪纱

    [清代] 顾贞观

    不是图中是梦中。非花非雾隔帘栊。窄衫低髻正相同。

    清脆铃声檐鸽夜,悠扬灯影纸鸢风。此时携手月溟濛。

  • 青玉案

    [清代] 顾贞观

    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藁、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咽,中有渔樵话。

    登临我亦悲秋者。向蔓草、平原泪盈把。自古有情终不化。青娥冢上,东风野火,烧出鸳鸯瓦。

  • 双双燕·本意用史梅溪韵

    [清代] 顾贞观

    单衣小立,正秋雨槐花,鬓丝吹冷。镜函如水,长忆画眉人并。残叶暗飘金井。问燕子、归期未定。伤心社日辞巢,不是隔年双影。香径。

    芹泥犹润。只一缕红丝,误他娇俊。几多恩怨,絮辙杏梁烟暝。传语别来安稳。待二十四番风信。那时重试清狂,肯放雕栏独凭。

  • 昭君怨

    [清代] 顾贞观

    残雪板桥归路。的的玉人风度。拥袖障轻寒。恣他看。

    闻道昔游如昨。添个洗红池阁。掩冉压墙花。是谁家。

  • 生查子

    [清代] 顾贞观

    欹枕背屏山,镜掩灯明灭。香穗弱难扶,一寸金蚕啮。

    抱影欲成眠,翠被寒疑裂。双筋亸红绫,半落闻檐铁。

  • 秋晓登沧浪亭呈宋中丞

    [清代] 顾贞观

    初日上东南,林亭空宿翳。

    草香珠露重,的皪侵衣袂。

    唱杳曲池菱,吟余小山桂。

    犹闻遗翰墨,但惜沈碑碣。

    望古情已深,怀贤感亦系。

  • 夜闻梵音

    [清代] 顾贞观

    一镫山牖出,隔竹露光泫。坐听香台人,《法华》中夜转。

    清泉漱寒玉,细入吴音软。嚼蜡况横陈,凡襟何时遣。

  • 灌园

    [清代] 顾贞观

    不自量筋力,求为人灌园。

    意惟营一食,迹若避群喧。

    谁遗五色芝,服之诧腾骞。

    奈非尘埃种,移莳安得蕃。

    还将理菜畦,膏泽资泉源。

  • 开先漱玉亭

    [清代] 顾贞观

    壁立双芙蓉,正临无底谷。

    谁挥修月斧,尽削银河曲。

    倒洒万斛珠,翻飞千寻玉。

    有龙蟠其下,喧极眠更熟。

    纵横题石字,但见莓苔绿。

  • 春夜大雪念储泛云宿舟中诗成黯然兼寄应云皆人兄弟

    [清代] 顾贞观

    百里非远涉,忽嗟行路难。

    篷窗半夜冻,积雪摧樯竿。

    念子拥衾坐,知余抚枕叹。

    吴中文翰侣,公宴方极欢。

    暖响迷玉漏,晶辉莹珠盘。

  • 雨止纑塘书舍抵暮无一人过桥上者

    [清代] 顾贞观

    山浅雨亦深,烟光暮如积。

    窅然清池上,暂与尘土隔。

    倚杖玩浮沤,凭阑数归翼。

    无生复奚灭,有动随所息。

    磬响时一来,怀哉岩岫客。

  • 字字双闽客谣

    [清代] 顾贞观

    烟岚泼翠山复山,雪浪卷空滩复滩,车船算缗关复关,琴剑羁游难复难。

  • 南柯子

    [清代] 顾贞观

    乍接分钗燕,旋邀对镜鸾。袖香馀暖共阑干。只觉被池红泪不禁寒。

  • 专诸塔

    [清代] 顾贞观

    倚胸交戟事谁怜,埋骨犹临大道边。

    结束新春儿女队,苍凉古巷姓名传。

    浮图旧俗还仍汉,匕首遗谋竟误燕。

    细饱炙鱼三月味,只应身寄太湖船。

  • 续断令

    [清代] 顾贞观

    断红兼雨梦,当归身世,等闲蕉鹿。再枕凉生冰簟滑,石鼎声中幽独。活火泉甘松涛嫩,乳香候,龙团熟。地偏丛桂枝阴,又吐丛菊。

    花时约过柴桑。白衣寒蚤,休负深杯绿。青镜流光,看逝水银汉,漂残落木。瓜蔓连钱,草虫吟细,辛苦惊髀肉。从容乌兔,丝丝短发难续。

  • 朝中措·芜关有忆

    [清代] 顾贞观

    蘅芜梦冷惜分襟,橘浦饷愁深。断雁西风当日,晓莺残月而今。

    临邛久客,茂陵多病,特地关心。天与一般才思,不成两处消沉。

  • 眼儿媚·西兴候潮

    [清代] 顾贞观

    万壑千岩一空囊。还复涉钱塘。何人坐拥,楼船鼓角,粉队戎装。

    回看灭没鼍江气,独立转苍茫。西陵渡口,潮头如雪,卷尽兴亡。

  • 少年中国说

    [清代] 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梁启超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剌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拏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任公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澌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