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武夷山记

    [清代] 袁枚

    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然游山者,往往多陆而少水。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洵游山者之最也。

    余宿武夷宫,下曼亭峰,登舟,语引路者曰:“此山有九曲名,倘过一曲,汝必告。”于是一曲而至玉女峰,三峰比肩,睾如也。二曲而至铁城障,长屏遮迣,翰音难登。三曲而至虹桥岩,穴中庋柱栱百千,横斜参差,不腐朽亦不倾落。四、五曲而至文公书院。六曲而至晒布崖,崖状斩绝,如用倚天剑截石为城,壁立戌削,势逸不可止。窃笑人逞势,天必夭阏之,惟山则纵其横行直刺,凌逼莽苍,而天不怒,何耶?七曲而至天游,山愈高,径愈仄,竹树愈密。一楼凭空起,众山在下,如张周官《王会图》,八荒蹲伏;又如禹铸九鼎,罔象、夔魈,轩豁呈形。是夕月大明,三更风起,万怪腾踔,如欲上楼。揭炼师能诗与谈,烛跋,旋即就眠。一夜魂营营然,犹与烟云往来。次早至小桃源、伏虎岩,是武夷之八曲也。闻九曲无甚奇胜,遂即自崖而返。

    嘻!余学古文者也,以文论山:武夷无直笔,故曲;无平笔,故峭;无复笔,故新;无散笔,故遒紧。不必引灵仙荒渺之事。为山称说,而即其超隽之概,自在两戒外别竖一帜。余自念老且衰,势不能他有所住,得到此山,请叹观止。而目论者犹道余康强,劝作崆峒、峨眉想。则不知王公贵人,不过累拳石,浚盈亩池,尚不得朝夕游玩;而余以一匹夫,发种种矣,游遍东南山川,尚何不足于怀哉?援笔记之,自幸其游,亦以自止其游也。

  • 秋兰赋

    [清代] 袁枚

    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既萧曼以袭裾,复氤氲而绕鼻。虽脉脉兮遥闻,觉熏熏然独异。予心讶焉,是乃芳兰,开非其时,宁不知寒?

    于焉步兰陔,循兰池,披条数萼,凝目寻之。果然兰言,称某在斯。业经半谢,尚挺全枝。啼露眠以有待,喜采者之来迟。苟不因风而枨触,虽幽人其犹未知。于是舁之萧斋,置之明窗。朝焉与对,夕焉与双。虑其霜厚叶薄,党孤香瘦,风影外逼,寒心内疚。乃复玉几安置,金屏掩覆。虽出入之馀闲,必褰帘而三嗅。谁知朵止七花,开竟百日。晚景后凋,含章贞吉。露以冷而未晞,茎以劲而难折;瓣以敛而寿永,香以淡而味逸。商飙为之损威,凉月为之增色。留一穗之灵长,慰半生之萧瑟。

    予不觉神心布覆,深情容与。析佩表洁,浴汤孤处。倚空谷以流思,静风琴而不语。歌曰:秋雁回空,秋江停波。兰独不然,芬芳弥多。秋兮秋兮,将如兰何!

  • 答彭尺木进士书

    [清代] 袁枚

    来书教以禅学,引文文山诗语云云。似乎文山不遇楚黄道人,便不能了死生者。僕不以为然。

    古豪杰视死如归,不胜屈指,倘必待禅悟而后能死节,则佛未入中国时,当无龙逢、比干。居士之意,以为必通禅而后能了生死耳。殊不知从古来不能了生死者,莫如禅。夫有生有死,天之道也。养生送死,人之道也。今舍其人道之可知,而求诸天道之不可知,以为生本无生,死本无死,又以为生有所来,死有所往。此皆由于贪生畏死之一念萦结于胸而不释,夫然后画饼指梅,故反其词以自解,此洪炉跃冶,庄子所谓不祥之金也。其于生死之道了乎否乎?子路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当时圣人若逆知后之人必有借生死以惑世者,故于子路之问,萌芽初发而逆折之。

    来书云:生死去来,不可置之度外。尤谬。天下事有不可不置之度内者,“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也。有不可不置之度外者,“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也。若以度外之事而度内求之,是即出位之思,妄之至也。

    虽然,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使佛果能出死入生,僕亦何妨援儒入墨。而无如二千年来,凡所谓佛者,率皆支离诞幻,如捕风然,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祷之而不应。如来、释迹与夏畦之庸鬼同一虚无,有异端之虚名,无异端之实效,以故智者不为也。试思居士参稽二十年,自谓深于彼法者矣。然而知生之所由来,能不生乎?知死之所由去,能不死乎?如僕者自暴自弃,甘心为门外人矣。然而不知生之所由来,便不生乎?不知死之所由去,便速死乎?生死去来,知之者与不知者无以异也。盍亦听其自生自死,自去自来而已矣。

    《易》曰:“乾坤毁,则无以见易。”言乾坤有时而生死也。《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言陵谷有时而来去也。生死去来,天地不能自主,而况于人?居士宁静寡欲,有作圣基,惜于生死之际,未免有己之见存,致为禅氏所诱。有所慕于彼者,无所得于此故也。独不见孟子之论生死乎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陶潜之论生死乎曰:“浮沉大化中,不恋亦不惧。”士君子纵不能学孟子,亦当法渊明。名教中境本廓然,奚必叛而他适!

  • 峡江寺飞泉亭记

    [清代] 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荡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蹬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六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

  • 山行杂咏

    [清代] 袁枚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 黄生借书说

    [清代] 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 春风

    [清代] 袁枚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 赤壁

    [清代] 袁枚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 行役杂咏

    [清代] 袁枚

    无心推篷看,不意与月近。

    欣然卧以观,星尽惟斗柄。

    始之肌肤寒,久乃心肝映。

    白云如覆被,人面渐贴镜。

    万里湛清华,九天涵绿净。

  • 过柴桑乱峰中,蹑梯而上观陶公醉石

    [清代] 袁枚

    先生容易醉,偶尔石上眠。谁知一拳石,艳传千百年。

    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不如此石占桑,胜立穹碑万丈长。

  • 大树

    [清代] 袁枚

    繁枝高拂九霄霜,荫屋常生夏日凉。

    叶落每横千亩田,花开曾作六朝香。

    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

    奇树有人问名字,为言南国老甘棠。

  • 谒史文靖公墓

    [清代] 袁枚

    手供蘋蘩当束修,先登华屋后山丘。

    九原尚想师随会,一疏曾经识马周。

    盖代勋华云影在,满堂丝竹水声愁。

    知公泉下应怜我,如此英年也白头。

  • 哭襄勤伯鄂公

    [清代] 袁枚

    听筑长围几万重,将军匹马独临戎。

    天山扫雪兵犹战,青海啼乌帐已空。

    拜表泪流秋草上,弯弓弦断夕阳中。

    男儿欲报君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

  • 杜牧墓

    [清代] 袁枚

    萧郎白马远从军,落日樊川吊紫云。

    客里莺花逢杜曲,唐朝春恨属司勋。

    高谈泽潞兵三万,论定扬州月二分。

    手折夫容来酹酒,有人风骨类夫君。

  • 过邺下吊高神武

    [清代] 袁枚

    唱罢阴山《敕勒歌》,英雄涕泪老来多。

    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条侯杀贼戈。

    六镇华夷传露布,九龙风雨聚漳河。

    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万马过。

  • 赴官秦中

    [清代] 袁枚

    六朝云物旧淹留,更向咸阳作壮游。

    万首诗编秦楚地,半生官领帝王州。

    未知两陕谁吾土,孤负三吴说故侯。

    到得函关应四月,行人争耐一春愁。

  • 出山词

    [清代] 袁枚

    出门身在百花前,难免花枝笑独眠。

    南陌马冲红杏雨,竹楼书锁绿杨烟。

    长抛春色偏正月,小住名山合四年。

    薄宦心情江上水,好风吹处便开船。

  • 出山词

    [清代] 袁枚

    天涯有客赋长征,身要从容马不停。

    故节又从江左认,《移文》应向北山听。

    梅花送我开如雪,春草留人绿满庭。

    揽辔挥毫缘底事,几行僮约付园丁。

  • 临安怀古

    [清代] 袁枚

    曾把江湖当敌攻,三千强弩水声中。

    霸才越国追句践,家法河西仿窦融。

    宰树重重封锦绣,宫花缓缓送春风。

    谁知苦创东周局,留与平王避犬戎。

  • 谢太傅祠

    [清代] 袁枚

    一笑翩然载酒行,东山女妓亦苍生。

    能支江左偏安局,难遣中年以后情。

    花下残棋儿破敌,镫前老泪客弹筝。

    荒祠隔叶黄鹂语,犹似当初丝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