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石冈作

    [明代] 刘基

    磨石冈头云湿衣,谢公墩上雨霏霏。

    西风忽卷残阳出,临水登山忘却归。

  • 遣兴

    [明代] 刘基

    江上潮来风卷沙,城头毕逋乌尾讹。

    燕泥半湿昨夜雨,蛛网忽粘何处花。

    孤坐日月自闲暇,出门岐路空交加。

    漫将白发对芳草,目送去鸿天一涯。

  • 夜坐

    [明代] 刘基

    残釭背壁翳还明,坐拥衾禂阅五更。

    云卷星河垂永夜,霜飞鼓角静严城。

    飘摇莫计馀生事,老病都非旧日情。

    想像故园凭梦到,愁来转使梦难成。

  • 二郎神

    [明代] 刘基

    卷帘邀月,渐夜永、凉生珍簟。看露出青莎,烟凝碧树,的皪残萤数点。老景逢秋兼多病,怎免得、长怀短念。辜负却故园,千山松桂,一池菱芡。

    门掩,寂寥满地,馀花红糁。眷翠被香收,玉觞尘涴,背壁兰缸自闪。马角不生,乌头难素,心似风旌长飐。休怪他、败叶寒螀相应,替人悽惨。

  • 忆王孙·十二首集句

    [明代] 刘基

    远书归梦两悠悠。闲倚南窗尽日愁。手卷虾须上玉钩。

    泪难收。红叶相随何处流。

  • 美人烧香词

    [明代] 刘基

    翡翠钗梁云作叶,腻红深晕桃花颊。

    玉奴纤手卷虾须,绣罗袜小不胜扶。

    低头背人整裙带,神前独自深深拜。

    翠袖轻回香雾分,细语悠悠听不闻。

    门外游人空驻马,冥冥白日西山下。

  • 汉宫曲

    [明代] 刘基

    小雨如烟昼掩扉,卷帘忽见燕双飞。

    不知春色能多少,总向昭阳柳上归。

  • 淳安舟中遇雨遣闷

    [明代] 刘基

    溪雨细如雾,北风长夏寒。

    污池不赴壑,井谷自成湍。

    兰茝馨香尽,鱼龙世界宽。

    斜阳在林树,时复卷蓬看。

  • 渡江云

    [明代] 刘基

    西风吹楚甸,四山净绿,万籁起秋声。卷帘当晚霁,倚遍阑干,惨恻望乡情。柴桑旧菊,为谁犹擢金。愁他一江流水,衮衮向东倾。

    凄清,天边孤雁,甚处飞来,到中庭落影。云路遥、归程难计,离恨空萦。斜阳冉冉低乔木,但暝色、摇动檐楹。还又见、花间露滴瑶琼。

  • 花心动

    [明代] 刘基

    墙下红葵,向斜阳、犹开那时颜色。半卷绣帘,独倚雕阑,泪眼为谁长滴。九疑烟雾连蓬岛,蜚鱼去、浑无踪迹。旧游处、空馀满地,绿苔堆积。

    百岁真如过客,待落蕊重荣,不知何夕。镜掩素尘,香歇罗衣,此恨怎生消得。夜凉月转梧桐影,青灯共、疏萤寥寂。正憔悴、饥虫又啼暗壁。

  • 浣溪沙·即景

    [明代] 刘基

    云压斜晖照树黄,风生水榭绿阴凉。渴蛙得雨闹池塘。

    红焰射人榴火炫,青丝窣地柳条长。卷帘明月满回廊。

  • 立冬日作

    [明代] 刘基

    忽见桃花出小红,因惊十月起温风。

    岁功不得归颛顼,冬令何堪付祝融。

    未有星辰能好雨,转添云气漫成虹。

    虾蟆蛱蝶偏如意,旦夕蜚鸣白露丛。

  • 寄黄仲美

    [明代] 刘基

    二十年前别故人,乾坤何处不风尘。

    玉缸阻对檐花夕,素发羞同野草春。

    紫极星辰空有象,青冥波浪杳无津。

    欢华过眼成今昔,苦忆元方泪满巾。

  • 起夜来

    [明代] 刘基

    微月就没银河烂,城乌哑哑夜将半。

    忧愁不寐揽衣起,仰看明星坐待旦。

    威弧历落连天狼,两旗欲动风不扬。

    槐根王侯梦未觉,岂知鸡声堪断肠。

  • 兰花

    [明代] 刘基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 拟连珠

    [明代] 刘基

    盖闻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是以宴安日久诘戎兵,而听者忽忽;老成人丧语典形,而闻者嗤嗤。

  • 越工善为舟

    [明代] 刘基

    越工善为舟,越王用之良,命廪人给上食。越之造舟者宗之。岁余,言于越王曰:“臣不惟能造舟,而又能操舟。”王信之,隽李之役,风于五湖,溺焉,越人皆怜之。郁离子曰:“是画蛇而为之足者之类也!人无问智愚,惟知止则功完而不毁。”

  • 窃糟

    [明代] 刘基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归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液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吾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 蹶叔三悔

    [明代] 刘基

    蹶叔好自信而喜违人言。

    田于龟阴,取其原为稻,而隰为粱。其友谓之曰:“粱喜亢,稻喜湿,而子反之,失其性矣,其何以能获?”弗听。积十稔而仓无储。乃视于其友之田,莫不如所言以获。乃拜曰:予知悔矣。”

    既而商于汶上,必相货之急于时考趋之,无所往而不与人争。比得,而趋者毕至,辄不获市。其友又谓之曰:“善贾者收入所不争,时来利必倍,此白圭之所以富也。”弗听。又十年而大困,复思其言而拜曰:“予今而后不敢不悔矣。”

    他日以舶入于海,要其友与偕,则泛滥而东,临于巨渊。其友曰:“是归墟也,往且不可复。”又弗听,则入于大壑之中,九年得化鲲之涛嘘之以还。比还而发尽白,形如枯腊,人无识之者,乃再拜稽首以谢其友,仰天而矢之曰:“予所弗悔者,有如日。”其友笑曰:“悔则悔矣,夫何及乎!”人谓蹶叔三悔以没齿,不如不悔之无忧也。

  • 荆人畏鬼

    [明代] 刘基

    荆人有畏鬼者,闻槁叶之落与蛇鼠之行,莫不以为鬼也。盗知之,于是宵窥其垣,作鬼音,惴弗敢睨也。若是者四五,然后入其室,空其藏焉。或侜之曰:“鬼实取之也。”中心惑而阴然之。无何,其宅果有鬼。由是,物出于盗所,终以为鬼窃而与之,弗信其人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