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才子传·朱放

    [元代] 辛文房

    放,字长通,南阳人也。初,居临汉水,遭岁歉,南来卜隐剡溪、镜湖间。排青紫之念,结庐云卧,钓水樵山。尝著白接,鹿裘笋屦,盘桓酒家。时江浙名士如林,风流儒雅,俱从高义。如皇甫兄弟,皎、彻上人,皆山人良友也。

    大历中,嗣曹王皋镇江西,辟为节度参谋。有《别同志》曰:"潺湲寒溪上,自此成离别。回首望归人,移舟逢暮雪。频行识草树,渐老伤年发。唯有白云心,为向东山月。"未几,不乐鞅掌,扁舟告还。

    贞元二年,诏举韬晦奇才,特下聘礼,拜左拾遗,不就,表谢之。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放工诗,风度清越,神情萧散,非寻常之比。集二卷,今行于世。

  • 唐才子传·张碧

    [元代] 辛文房

    碧,字太碧。贞元间举进士,累不第,便觉三山跬步,云汉咫尺。初慕李翰林之高躅,一杯一咏,必见清风,故其名字皆亦逼似,如司马长卿希蔺相如为人也。天才卓绝,气韵不凡,委兴山水,投闲吟酌,言多野意,俱状难摹之景焉。有《歌行集》二卷传世。子瀛。

  • 唐才子传·庄南杰

    [元代] 辛文房

    南杰,与贾岛同时,曾从受学。工乐府杂歌,诗体似长吉,气虽遒壮,语过镌凿,盖其天资本劣,未免按抑,不出自然,亦一好奇尚僻之士耳。集二卷,今行。

  • 唐才子传·贾岛

    [元代] 辛文房

    岛,字阆仙,范阳人也。初,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旋往京,居青龙寺。时禁僧午后不得出,为诗自伤。

    元和中,元、白变尚轻浅,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游心万仞,虑入无穷。自称碣石山人。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嵩丘有草庐,欲归未得,逗留长安。

    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后复乘闲策蹇访李余幽居,得句云:"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又欲作"僧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亦讶。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到马前,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韩驻久之曰:"敲字佳。"遂并辔归,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去浮屠,举进士。愈赠诗云:"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自此名著。

    时新及第,寓居法乾无可精舍,姚合、王建、张籍、雍陶,皆琴樽之好。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于岛案上取卷览之,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取之曰:"郎君鲜醲自足,何会此耶"帝下楼去。既而觉之,大恐,伏阙待罪,上讶之。他日,有中旨,令与一清官谪去者,乃授遂州长江主簿。后稍迁普州司仓。

    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当时谁不爱其才,而惜其命薄。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况味萧条,生计岨峿。自题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痛饮长谣而罢。

  • 唐才子传·朱昼

    [元代] 辛文房

    昼,广陵人。贞元间,慕孟郊之名,为诗格范相似,曾不远千里而访之,不厌勤苦,体尚奇涩。与李涉友善,相酬唱。昼《古镜》诗云:"我有古时镜,初自坏陵得。蛟龙犹泥蟠,魑魅幸月蚀。磨久见菱蕊,青于蓝水色。赠君将照心,无使心受惑。"凡如此警策者稍多,今传于世。

  • 唐才子传·李涉

    [元代] 辛文房

    涉,洛阳人,渤之仲兄也。自号清溪子。早岁客梁园,数逢乱兵,避地南来,乐佳山水,卜隐匡庐香炉峰下石洞间。尝养一白鹿,甚驯狎,因名所居曰白鹿洞。与弟渤、崔膺昆季茅舍相接。后徙居终南,偶从陈许辟命,从事行军。未几,以罪谪夷陵宰,十年蹭蹬峡中,病疟成痼,自伤羁逐,头颅又复如许。后遇赦得还,赋诗云:"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遂放船重来访吴、楚旧游,登天台石桥,望海得风水之便,挂席浮潇、湘、岳阳,逢张祜话故,因盘桓。归洛下,营草堂,隐少室。身自耕耘,妾能织纴,稚子供渔樵,拓落生计,伶俜酒乡,罕交人事。

    大和中,宰相累荐,征起为太学博士,致仕。卒。妻亦入道。涉工为诗,词意卓荦,不群世俗。长篇叙事,如行云流水,无可牵制,才名一时钦动。

    初,尝过九江皖口,遇夜客,方跧伏,问何人,曰:"李山人。"豪首曰:"若是,勿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欣然书曰:"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藏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大喜,因以牛酒厚遗,再拜送之。

    夫以跖、蹻之辈,犹曰怜才,而至宝横道,君子不顾,忍哉。诗集一卷,今传。

  • 唐才子传·李贺

    [元代] 辛文房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为著《讳辩》一篇。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

    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

    尝叹曰:"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贺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无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

    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弥年绝迹。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信然。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今兹惜哉!

  • 唐才子传·刘叉

    [元代] 辛文房

    叉,河朔间人,一节士也。少尚义行侠,傍观切齿,因被酒杀人亡命,会赦乃出。更改志从学,能博览,工为歌诗,酷好卢仝、孟郊之体,造语幽蹇,议论多出于正。《冰柱》、《雪车》二篇,含蓄风刺,出二公之右矣。

    时樊宗师文亦尚怪,见而独拜之。恃故时所负,自顾俯仰不能与世合,常破履穿结,筑环堵而居休焉。闻韩吏部接天下贫士,步而归之,出入门馆无间。时韩碑铭独唱,润笔之货盈缶,因持案上金数斤而去,曰:"此谀墓中人所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愈不能止。其旷达至此。

    初。玉川子履道守正,反关著述,《春秋》之学,尤所精心,时人不得见其书,惟叉惬意,曾授之以奥旨,后无所传。叉刚直,能面白人短长,其服义则又弥缝若亲属然。后以争语不能下客,去游齐鲁,不知所终。诗二十七篇,今传。

  • 唐才子传·马异

    [元代] 辛文房

    异,睦州人也。兴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第二人。

    少与皇甫湜同砚席,赋性高疏,词调怪涩,虽风骨棱棱,不免枯瘠。卢仝闻之,颇合己志,愿与结交,遂立同异之论,以诗赠答,有云:"昨日仝不同,异自异,是谓大同而小异。今日仝自同,异不异,是谓同不往而异不至。"斯亦怪之甚也。后不知所终。集今传世。

  • 唐才子传·卢仝

    [元代] 辛文房

    仝,范阳人。初隐少室山,号玉川子。家甚贫,惟图书堆积。后卜居洛城,破屋数间而已。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终日苦哦,邻僧送米。朝廷知其清介之节,凡两备礼征为谏议大夫,不起。时韩愈为河南令,爱其操,敬待之。尝为恶少所恐,诉于愈,方为申理,仝复虑盗憎主人,愿罢之,愈益服其度量。

    元和间,月蚀,仝赋诗,意讥切当时逆党,愈极称工,余人稍恨之。时王涯秉政,胥怨于人。及祸起,仝偶与诸客会食涯书馆中,因留宿,吏卒掩捕,仝曰:"我卢山人也,于众无怨,何罪之有"吏曰:"既云山人,来宰相宅,容非罪乎"苍忙不能自理,竟同甘露之祸。

    仝老无发,奄人于脑后加钉。先是生子名"添丁",人以为谶云。

    仝性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唐诗体无遗,而仝之所作特异,自成一家,语尚奇谲,读者难解,识者易知。后来仿效比拟,遂为一格宗师。有集一卷,今传。古诗云:"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戒慎出入。"斯所以防前之覆辙也。

    仝志怀霜雪,操拟松栢,深造括囊之高,夫何户庭之失。噫,一蹈非地,旋踵逮殃,玉石俱烂,可不痛哉!

  • 唐才子传·刘商

    [元代] 辛文房

    商,字子夏,徐州彭城人。擢进士第。贞元中,累官比部员外郎,改虞部员外郎。数年,迁检校兵部郎中。后出为汴州观察判官,辞疾挂印,归旧业。

    商性好酒,苦家贫。尝对花临月,悠然独酌,亢音长谣,放适自遂。赋诗曰:"春草秋风老此身,一飘长醉任家贫。醒来还爱浮萍草,飘寄官河不属人。"乐府歌诗,高雅殊绝。《拟蔡琰胡笳曲》,鲙炙当时。仍工画山水树石,初师吴郡张璪,后自造真。张贬衡州司马,有惆怅之诗。好神仙,炼金骨,后隐义兴胡父渚,结侣幽人,世传冲虚而去,可谓江海冥灭,山林长往者矣。

    有集十卷,今传,武元衡序之云。

  • 唐才子传·刘言史

    [元代] 辛文房

    言史,赵州人也。少尚气节,不举进士。工诗,美丽恢赡,世少其伦。与李贺、孟郊同时为友。

    冀镇节度使王武俊颇好词艺,言史造之,特加敬异。武俊尝猎,有双鸭起蒲稗间,一矢联之,遂于马上草《射鸭歌》以献。因表荐请官,诏授枣强令,辞疾不就,当时重之。

    故相国陇西公李夷简为汉南节度,与言史少同游习,因遣以襄阳髹器千事,赂武俊请之。由是为汉南幕宾,日与谈宴,歌诗唱答,大播清才。问言史所欲为,曰:"司功掾甚闲,或可承阙。"遂署。虽居官曹,敬待埒诸从事。岁余奏升秩,诏下之日,不恙而终。

    公初以言史相薄,不俗贵,以惜其寿。至是恸哭之曰:"果然,微禄杀吾爱客也!"厚葬于襄城。

    皮日休称其赋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真佳作也。有《歌诗》六卷,今传。

  • 唐才子传·窦常

    [元代] 辛文房

    常,字中行,叔向之子也。京兆人。大历十四年王储榜及第。初历从事,累官水部员外郎,连除阆、夔、江、抚四州刺史。后人为国子祭酒而终。

    常兄弟五人,联芳比藻,词价霭然,法度风流,相距不远。且俱陈力王事,膺宠清流,岂怀玉迷津区区之比哉。后人集所著诗通一百首为五卷,名《窦氏联珠集》,谓若五星然。常集十八卷,及撰韩翃至皎然三十人诗,合三百五十篇为《南薰集》,各系以赞,为三卷,今并传焉。

  • 唐才子传·武元衡

    [元代] 辛文房

    元衡,字伯苍,河南人。建中四年薛展榜进士。元和三年,以门下侍郎平章事,出为剑南节度使。后秉政,明年早朝,遇盗从暗中射杀之。

    元衡工诗,虽时见雕镌,不动机构,要非高斫之所深忌。每好事者传之,被于丝竹。尝夏夜作诗曰:"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翌日遇害,诗盖其谶也。

    议者谓工诗而宦达者惟高适,达宦而诗工者惟元衡。今有《临淮集》十卷传于世。

  • 唐才子传·皎然上人

    [元代] 辛文房

    皎然,字清昼,吴兴人。俗姓谢,宋灵运之十世孙也。初入道,肄业杼山,与灵彻、陆羽同居妙喜寺。

    羽于寺旁创亭,以癸丑岁癸卯朔癸亥日落成,湖州刺史颜真卿名以"三癸",皎然赋诗,时称"三绝"。真卿尝于郡斋集文士撰《韵海镜源》,预其论著,至是声价藉甚。

    贞元中,集贤御书院取高僧集上人文十卷,藏之,刺史于頔为之序。李端在匡岳,依止称门生。一时名公,俱相友善,题云"昼上人"是也。时韦应物以古淡矫俗,以尝拟其格,得数解为贽,韦心疑之。明日,又录旧制以见,始被领略,曰:"人各有长,盖自天分。子而为我,失故步矣。但以所诣,自名可也。"公心服之。往时住西林寺,定余多暇,因撰序作诗体式,兼评古今人诗,为《昼公诗式》五卷,及撰《诗评》三卷,皆议论精当,取舍従公,整顿狂澜,出色骚雅。公性放逸,不缚于常律。初,房太尉琯早岁隐终南峻壁之下,往往闻湫中龙吟,声清而静,涤人邪想。时有僧潜戛三金以写之,惟铜酷似。房公往来,他日至山寺,闻林岭间有声,因命僧出其器,叹曰:"此真龙吟也。"大历间,有秦僧传至桐江,皎然戛铜椀效之,以警深寂。缁人有献讥者,公曰:"此达僧之事,可以嬉禅。尔曹胡凝滞于物,而以琐行自拘耶?"时人高之。

    公外学超然,诗兴闲适,居第一流、第二流不过也。诗集十卷。

  • 唐才子传·韦应物

    [元代] 辛文房

    应物,京兆人也。尚侠,初以三卫郎事玄宗。及崩,始悔,折节读书。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必焚香扫地而坐,冥心象外。天宝时,扈从游幸。永泰中,任洛阳丞,迁京兆府功曹。大历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归,寓善福寺精舍。建中二年,由前资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居倾之,改江州刺史。追赴阙,改左司郎中。或媢其进,媒孽之。贞元初,又出为苏州刺史。大和中,以太仆少卿兼御史中丞,为诸道盐铁转运、江淮留后。罢居永定,斋心屏除人事。

    初,公豪纵不羁,晚岁逢杨开府,赠诗言事曰:"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蒱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猪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抚惸嫠。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坐客何由识,唯有故人知。"足见古人真率之妙也。

    论云:"诗律自沈、宋之下,日益靡嫚,锼章刻句,揣合浮切,音韵婉谐,属对藻密,而闲雅平淡之气不存矣。独应物驰骤建安以还,各有风韵,自成一家之体,清深雅丽,虽诗人之盛,亦罕其伦,甚为时论所右。而风情不能自已,如赠米嘉荣、杜韦娘等作,皆杯酒之间,见少年故态,无足怪矣。”

    有集十卷,今传于世。

  • 唐才子传·王建

    [元代] 辛文房

    建,字仲初,颍川人。大历十年丁泽榜第二人及第。释褐授渭南尉,调昭应县丞。诸司历荐,迁太府寺丞、秘书丞、侍御史。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从军塞上,弓剑不离身。数年后归,卜居咸阳原上。

    初游韩吏部门墙,为忘年之友。与张籍契厚,唱答尤多。工为乐府歌行,格幽思远。二公之体,同变时流。建性耽酒,放浪无拘。宫词特妙前古。

    建初与枢密使王守澄有宗人之分,守澄以弟呼之。谈间故多知禁掖事,作《宫词》百篇。后因过燕饮,以相讥谑,守澄深衔之,忽曰:"吾弟所作《宫词》,内庭深邃,何由知之明当奏上。"建作诗以谢,末句云:"不是姓同亲说向,九重争得外人知。"守澄恐累己,事遂寝。

    建才赡,有作皆工。盖尝跋涉畏途,甘分穷苦。其《自伤》诗云:"衰门海内几多人,满眼公卿总不亲。四授官资元七品,再经婚娶尚单身。图书亦为频移尽,兄弟还因数散贫。独自在家常似客,黄昏哭向野田春。"又于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官况之作,俱能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也。

    集十卷,今传于世。

  • 唐才子传·于鹄

    [元代] 辛文房

    鹄,初买山于汉阳高隐,三十犹未成名。大历中,尝应荐历诸府从事,出塞入塞,驰逐风沙。

    有诗甚工,长短间作,时出度外,纵横放逸,而不陷于疏远,且多警策云。集一卷,今传。

  • 唐才子传·张谓

    [元代] 辛文房

    谓,字正言,河内人也。少读书嵩山,清才拔萃,泛览流观,不屈于权势。自矜奇骨,必谈笑封侯。二十四受辟,从戎营、朔十载,亭障间稍立功勋。以将军得罪,流滞蓟门。有以非辜雪之者,累官为礼部侍郎。无几何,出为潭州刺史。

    性嗜酒简淡,乐意湖山。工诗,格度严密,语致精深,多击节之音。今有集传于世。

  • 唐才子传·王季友

    [元代] 辛文房

    季友,河南人。暗诵书万卷,论必引经。家贫卖屐,好事者多携酒就之。其妻柳氏,疾季友穷丑,遣去。来客酆城,洪州刺史李公,一见倾敬,即引佐幕府。

    工诗,性磊浪不羁,爱奇务险,远出常性之外。白首短褐,崎岖士林,伤哉贫也!

    尝有诗云:"山中谁余密,白发日相亲。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廪贫。"又:"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亦知世上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观其笃志山水,可谓远性风疏,逸情云上矣。

    有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