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公宝章小集

    [金朝] 元好问

    天东长白大宝幢,天河发源导三江。

    有木蔽映山朝阳,云谁巢者雏凤凰?

    云间吐气日五色,百鸟不敢言文章。

    名都盘盘魏大梁,黄金甲第罗康庄。

    王家书绝画亦绝,欲与中秘论低昂。

  • 游黄华山

    [金朝] 元好问

    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

    丹霞翠壁高欢宫,银河下濯青芙蓉。

    昨朝一游亦偶尔,更觉摹写难为功。

    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

    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

  • 宛丘叹

    [金朝] 元好问

    秦阳陂头人迹绝,荻花茫茫白于雪。

    当年万家河朔来,尽出牛头入租帖。

    苍髯长官错料事,下考大笑阳城拙。

    至今三老背肿青,死为逋悬出膏血。

    君不见刘君宰叶海内称,饥摩寒拊哀孤茕。

  • 邓州城楼

    [金朝] 元好问

    邓州城下湍水流,邓州城隅多古丘。

    隆中布衣不复见,浮云西北空悠悠。

    长鲸驾空海波立,老鹤叫月苍烟愁。

    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 阎商卿还山中

    [金朝] 元好问

    阿卿去月从我来,今日西山成独往。

    野人不是城中物,涧饮岩栖梦馀想。

    翰林湿薪爆竹声,待诏履穿沾雪行。

    兰台从事更閒冷,文书如山白发生。

    孤灯静照寒窗宿,北风夜半歌黄鹄。

  • 双峰竞秀图为参政杨侍郎赋

    [金朝] 元好问

    红烟霏霏云拂石,山木萧萧山鬼泣。

    江岸人家失南北,两峰突兀何许来,元气淋漓洗秋碧。

    画家晴景费经营,共爱移山入杳冥。

    安得北风吹雨去,倚天长剑看峥嵘。

  • 寄荅溪南诗老辛愿敬之

    [金朝] 元好问

    五年不唤溪南渡,日夕心驰洛西路。

    山中今日见君诗,惆怅良辰又相误。

    龙蛇大泽变风景,虎豹天门郁烟雾。

    丈夫不合把锄犁,青鬓无情忽衰素。

    平泉漫作穷愁志,笠泽休题自怜赋。

  • 范宽秦川图

    [金朝] 元好问

    乱山如马争欲前,细路起伏蛇蜿蜒。

    秦川之图范宽笔,来从米家书画船。

    变化开阖天机全,浓淡覆露清而妍。

    云兴霞蔚几千里,著我如在峨眉巅。

    西山盘盘天与连,九点尽得齐州烟。

  • 南溪

    [金朝] 元好问

    南溪酒熟清而醇,北溪梅花发兴新。

    前年去年花下醉,今年冷落花应嗔。

    梅花娟娟如静女,寂寞甘与荒山邻。

    诗人爱花山亦好,幽林穹谷生阳春。

    风鬟峨峨一尺云,芳香幽卧如相亲。

  •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 其二

    [金朝] 元好问

    愚轩具诗眼,论文贵天然。

    颇怪今时人,雕镌穷岁年。

    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

    此翁岂作诗,真写胸中天。

    天然对雕饰,真膺殊相悬。

  •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 其一

    [金朝] 元好问

    今古几诗人,扰扰剧毛粟。

    吾爱陶与韦,泠然扣冰玉。

    大雅久不作,闻韶信忘肉。

    求音扣寂寞,一叹动邻屋。

    水风清鹤梦,月露洗蝉腹。

  • 梦归

    [金朝] 元好问

    虚庭霜夜寒,落叶风自扫。

    恍如南窗月,坐失西山道。

    长安佳丽地,游子自枯槁。

    人生家居乐,学稼苦不早。

    衡门眼中见,归意满秋草。

  • 寄英禅师师时住龙门宝应寺

    [金朝] 元好问

    我本宝应僧,一念堕儒冠。

    多生经行地,树老井未眢。

    一穷缚两脚,寸步百里难。

    空馀中夜梦,浩荡青林端。

    故人今何如,念子独轻安。

  • 野史亭雨夜感兴

    [金朝] 元好问

    私录关赴告,求野或有取。

    秋兔一寸毫,尽力不易举。

    衰迟私自惜,忧畏当谁语。

    展转天未明,幽窗响疏雨。

  • 雁门道中书所见

    [金朝] 元好问

    金城留旬浃,兀兀醉歌舞。

    出门览民风,惨惨愁肺腑。

    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

    一昔营幕来,天明但平土。

    调度急星火,逋负迫捶楚。

  • 宝严纪行

    [金朝] 元好问

    阴崖转清深,秋老木坚瘦。

    城居望已远,步觉脱氛垢。

    宝严夙所爱,丈室方再叩。

    曛黑才入门,径就石泉漱。

    遥遥金门寺,宝焰出岩窦。

  • 宿张靖田家

    [金朝] 元好问

    川涂尽坡陀,岭路入荒梗。

    微茫望烟火,向背得庐井。

    残民安朴陋,倦客喜幽屏。

    儿童闻叩扉,租吏有馀警。

    两崖纷丛薄,砂石立顽犷。

  •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六

    [金朝] 元好问

    吾山一何高,清凉屹相望。

    龙头出白塔,佛屋压青嶂。

    云光见秋半,旭日发豪相。

    峨峨宝楼阁,金界俨龙象。

    乡曲二十年,香火阙瞻向。

  •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五

    [金朝] 元好问

    我在正大初,作吏淅江边。

    山城官事少,日放淅江船。

    菊潭秋花满,紫稻酿寒泉。

    甘腴入小苦,幽光出清妍。

    归路踏明月,醉袖风翩翩。

  •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四

    [金朝] 元好问

    往年在南都,閒閒主文衡。

    九日登吹台,追随尽名卿。

    酒酣公赋诗,挥洒笔不停。

    蛟龙起庭户,破壁春雷轰。

    堂堂髯御史,痛饮益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