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汉语
  • 今日诗词
  • 诗词
  • 汉字
  • 成语
  • 词语
  • 歇后语
明代 / 文 共 2253 诗篇
朝代:
  • 不限
  • 上古
  • 商朝
  • 周朝
  • 秦朝
  • 汉朝
  • 三国
  • 晋朝
  • 南北朝
  • 隋代
  • 唐代
  • 五代十国
  • 宋代
  • 辽朝
  • 金朝
  • 元代
  • 明代
  • 清代
  • 现代
体裁:
  • 不限
  • 诗
  • 词
  • 曲
  • 赋
  • 文
  • 本草纲目·石部·禹余粮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白余粮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代赭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须丸、血师、土朱、铁朱。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卤咸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慈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玄石、处石、铁石、吸针石。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浮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海石、水花。

    气味

    咸、平、无毒。李明诊认为性大寒。

    主治

  • 本草纲目·土部·百草霜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木柴灶的灶门口,外额上,是烟火从灶里出来的必经之路。因之,灶门边、灶额上往往结成一层黑霜,这就是百草霜。亦名灶突墨、灶额墨。

    气味

    辛、湿、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石灰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石垩、垩灰、希灰、煅石、白虎、矿灰。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石炭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称煤炭、石墨、铁炭、乌金石、焦石。

    气味

    甘、辛、温、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石脑油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石油、石漆、猛火油、雄黄油、硫磺油。

    气味

    辛、苦、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玄精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太乙玄精石、阴精石、玄英石。

    气味

    咸、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石钟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称留公乳、虚中、芦石、鹅管石、夏石、黄砂石。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无名异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炉先生。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炉甘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炉先生。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朴硝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硝石朴、盐硝、皮硝(“硝”原作为“消”)。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五色石脂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本品质似石而性粘,故名五脂。有青石脂、黄石脂、黑石脂、白石脂、赤石脂等不同的类别,总称为“五色五脂”。药用以赤石脂为最多,白石脂少用,青石脂、黄石脂、黑石脂三种都不入药。

    气味

    五种石脂都是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不灰木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无灰木。其色白,如腐烂的木材,烧之不燃。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滑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画石、液石、石、脱石、冷石、番石、共石。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玄明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称白龙粉。为白净朴硝,先与萝卜处同煎,后与甘划同煎,再经火煅制成。

    气味

    辛、甘、冷、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石膏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细理石、寒水石。

    主治

    伤寒发狂。用石膏二钱、黄连一钱,共研细。甘草煎汤,冷的送下。此方名“鹊石散”。

    小儿丹毒。用石膏粉一两调水涂搽。

  • 本草纲目·石部·雌黄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辛、平、有毒。

    主治

    心痛吐水,不下饮食。用雌黄二两、醋二斤,慢火煎成膏,加干蒸饼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姜汤送下。

    癫抽筋。用雌黄、炒铅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麝香少许,在牛乳汁半升中熬成膏,仔细捣匀,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温水送下。

95 96 97 98 99
热门诗词
    清平乐·六盘山 楚辞·天问 临江仙·送钱穆父 双调·折桂令·叹世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行香子·述怀 幽兰赋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 游仙诗十四首 孟子·第十一卷·告子上·第十八节 浊醪有妙理赋 陶庵梦忆·卷七·庞公池 己亥杂诗·其五 定风波 临江仙·夜归临皋 梅岭三章 长相思·一重山 满江红·寄子由 浣溪沙 古城春望
©2021 木兮汉语 鄂ICP备170158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