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草部·甘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蜜甘、蜜草、美草、草、灵通、国老。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砭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针石。

    主治

    刺百病痈肿。

    集解

  • 本草纲目·石部·金刚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金刚钻。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

    主治

    磨水涂汤火伤。作钗钚服佩,辟邪恶毒气。

    集解

  • 本草纲目·石部·石芝

    [明代] 李时珍

    集解

    石芝者,石象芝也。石桂芝生石穴中,有枝条似桂树,而实石也。高尺许,光明而味辛。贵州普定分司署内有假山,山间有树,根干枝条皆石,而中有叶如榴,袅袅茂翠,开花似桂微黄。嘉靖丁巳,佥事焦希程赋诗纪之,以比康于断松化石之事,而不知其名。时珍按图及抱朴子之说,此乃石桂芝也。海边有石梅,枝干横斜,石柏,叶如侧柏,亦是石桂之类云。

    主治

    洪曰:诸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

  • 本草纲目·石部·石面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石面不常生,亦瑞物也。或曰饥荒则生之。唐玄宗天宝三载,武威番禾县醴泉涌出,石化为面,贫民取食之。宪宗元和四年,山西云、蔚、代三州山谷间,石化为面,人取食之。宋真宗祥符五年四月,慈州民饥,乡宁县山生石脂如面,可作饼饵。仁宗嘉七年三月,彭城地生面;五月,钟离县地生面。哲宗元丰三年五月,青州临朐、益都石皆化面,人取食之。搜集于此,以备食者考求云。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青琅玕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青琅玕,生蜀郡平泽,采无时,此蜀郡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琅玕有数种色,以青者入药为胜,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宝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宝石出西番、回鹘地方诸坑井内,云南、辽东亦有之。有红、绿、碧、紫数色。碧者,唐人谓之瑟瑟。红者,宋人谓之。今通呼为宝石。以镶首饰器物,大者如指头,小者如豆粒,皆碾成珠状。

    主治

    去翳明目,入点药用之。灰尘入目,以珠拭拂即去。

  • 本草纲目·石部·锡吝脂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此乃波斯国银矿也。一作悉蔺脂。

    主治

    目生翳膜,用火烧铜针轻点,乃傅之,不痛。又主一切风气,乃三焦消渴饮水,并入丸药用。

    附方

  • 本草纲目·石部·金牙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黄牙石。

    气味

    咸、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花乳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花蕊石。

    气味

    酸涩、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礞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礞石有青、白二种,以青者为好。打开须有白星点,无星点者不入药。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石燕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石燕状如蚬蛤,色如土,坚重如石。李明珍指出:石燕有二:一种是这里所录的石燕,乃是石类;另一种是乳铜中的石燕,乃是禽类。禽类石燕,常为助阳药。许多人因此误以为石类石燕也是助阳药。这是错远了。

    气味

    甘、凉、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金星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金星石,石外有金色麸片;银星石,石外有银色麸片。两者的药效,大体相似。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砒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信石、人言。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

    气味

    苦、酸、暖、有毒。李明珍认为:辛、酸、大热、有大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石胆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胆矾、黑石、君石、毕石、铜勒、立制石。

    气味

    酸、辛、寒、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食盐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鹾。

    气味

    甘、咸、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绿青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石绿、大绿。生于铜矿中。

    气味

    小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曾青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曾,音层。曾青,即层青。就是成为层状的空青。李时珍说:“曾青治目,义同空青”。

    气味

    酸、小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戎盐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胡盐、羌盐、青盐、秃登盐、阴士盐(按:即现在所称的大青盐)。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空青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杨梅青

    气味

    甘、酸、寒、无毒。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