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汉语
  • 今日诗词
  • 诗词
  • 汉字
  • 成语
  • 词语
  • 歇后语
明代 / 文 共 2253 诗篇
朝代:
  • 不限
  • 上古
  • 商朝
  • 周朝
  • 秦朝
  • 汉朝
  • 三国
  • 晋朝
  • 南北朝
  • 隋代
  • 唐代
  • 五代十国
  • 宋代
  • 辽朝
  • 金朝
  • 元代
  • 明代
  • 清代
  • 现代
体裁:
  • 不限
  • 诗
  • 词
  • 曲
  • 赋
  • 文
  • 本草纲目·草部·茈胡(柴胡)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地薰、芸蒿、山菜、茹草。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秦艽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艽,音交。亦名秦瓜,秦。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龙胆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陵游。

    气味

    (根)苦涩、大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黄岑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腐肠、空肠、内虚、经芩、黄文、印头、苦督邮。内部实在的叫子芩、条芩、鼠芩。

    气味

    (根)苦、平、无毒(一称大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胡黄连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割孤露泽。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黄连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王连、支连。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细辛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小辛、少辛

    气味

    辛、温、无毒。李明珍说:辛、温能散,所以各种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带气、惊等症,可用本品治疗。口疮喉痹等用它,是因它能散浮热。辛能泄肺,所以风寒咳嗽等症可用它;辛能补肝,所以胆气不足、惊、眼目等症可用它;辛能润燥,所以耳闭、便涩者可用它。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三七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山漆、金不换。

    气味

    (根)甘、微苦、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白及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连及草、甘根、白给。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白头翁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杜衡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杜葵、马蹄香、土卤、土细辛。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治各病,与细辛相近,而力量较弱。李时珍说本品“功虽不及细辛,而亦能散风寒,下气消痰,行水破血”。

  • 本草纲目·草部·紫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紫丹、紫夭、此戾、藐、地血、鸦衔草。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紫参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牡蒙、童肠、马行、众戎、五鸟花。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丹参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赤参、山参、郗蝉草、木羊乳、逐马、奔马草。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地榆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玉豉、酸赭。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玄参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黑参、玄台、重台、鹿肠、正马、逐马、馥草、野脂麻、鬼藏。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仙茅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独茅、茅爪子、婆罗门参。

    气味

    (根)辛、温、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徐长卿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鬼督邮、别仙踪。

    气味

    (根)辛、温、无毒(陶弘景认为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淫羊藿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仙灵脾、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三枝九叶草、刚草。

    气味

    辛、寒、无毒。李时珍说:“淫羊藿味甘气香,性温不寒,能益精气。......真阳不足者宜之”。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远志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苗名小草、细草、棘菀、绕。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92 93 94 95 96
热门诗词
    清平乐·六盘山 楚辞·天问 临江仙·送钱穆父 双调·折桂令·叹世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行香子·述怀 幽兰赋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 游仙诗十四首 孟子·第十一卷·告子上·第十八节 浊醪有妙理赋 陶庵梦忆·卷七·庞公池 己亥杂诗·其五 定风波 临江仙·夜归临皋 梅岭三章 长相思·一重山 满江红·寄子由 浣溪沙 古城春望
©2021 木兮汉语 鄂ICP备170158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