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汉语
  • 今日诗词
  • 诗词
  • 汉字
  • 成语
  • 词语
  • 歇后语
明代 / 文 共 2253 诗篇
朝代:
  • 不限
  • 上古
  • 商朝
  • 周朝
  • 秦朝
  • 汉朝
  • 三国
  • 晋朝
  • 南北朝
  • 隋代
  • 唐代
  • 五代十国
  • 宋代
  • 辽朝
  • 金朝
  • 元代
  • 明代
  • 清代
  • 现代
体裁:
  • 不限
  • 诗
  • 词
  • 曲
  • 赋
  • 文
  • 本草纲目·草部·木香

    [明代] 李时珍

    草部·木香

    释名

    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

    气味

    (根)辛、温、无毒。

  • 本草纲目·草部·蠡实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荔实、马蔺子、马楝子、马薤、马帚、铁扫帚、剧草、旱蒲、豕首、三坚。

    气味

    (实)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牡丹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

    气味

    (根皮)辛、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芍药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将离、梨食、白芍、余容、延。白者名金芍药,赤者名木芍药。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白芷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元代李杲说:“鼠粘子其用有四: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风是也。”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恶实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荔实、马亦名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便牵牛、蝙蝠刺。

    气味

    (子)辛、平、无毒。(根、茎)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稿本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稿茇、鬼卿、地新、微茎。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青葙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草蒿、萋蒿、昆仑草、野鸡冠、鸡冠苋,子名草决明。

    气味

    (茎、叶、子)苦、微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旋复花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

    气味

    (花)咸、温、有小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贝母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苘、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气味

    (根)辛、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延胡索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本名玄胡索。

    气味

    (根)辛、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山慈姑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金灯、鬼灯、朱姑、鹿蹄草、无义草。

    气味

    (根)甘、微辛、有小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白鲜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鲜,音仙。亦名白、白羊鲜、金雀儿椒。

    气味

    (根皮)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苦参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苦、苦骨、地槐、水槐、菟槐、骄槐、野槐、白茎。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升麻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周麻。

    气味

    甘、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石蒜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乌蒜、老鸦蒜、蒜头草、婆婆酸、一枝煎、水麻。

    气味

    (根)辛、甘、温、有小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独活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羌活、羌青、独摇草、护羌使者、胡王使者、长生草。

    李明珍说:“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中国者为独活,西羌者为羌活。”“入用微有不同,后人以为二物者,非矣。”

    气味

    苦、甘、平、无毒。

  • 本草纲目·草部·防风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铜芸、茴芸、茴草、屏风、根、百枝、百蜚。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白茅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根名茹根、兰根、地筋。

    气味

    (茅根)甘、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前胡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唐韵》作湔胡。

    气味

    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主治

91 92 93 94 95
热门诗词
    清平乐·六盘山 楚辞·天问 临江仙·送钱穆父 双调·折桂令·叹世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行香子·述怀 幽兰赋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 游仙诗十四首 孟子·第十一卷·告子上·第十八节 浊醪有妙理赋 陶庵梦忆·卷七·庞公池 己亥杂诗·其五 定风波 临江仙·夜归临皋 梅岭三章 长相思·一重山 满江红·寄子由 浣溪沙 古城春望
©2021 木兮汉语 鄂ICP备170158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