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草部·木香
草部·木香
释名
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
气味
(根)辛、温、无毒。
本草纲目·草部·蠡实
亦名荔实、马蔺子、马楝子、马薤、马帚、铁扫帚、剧草、旱蒲、豕首、三坚。
(实)甘、平、无毒。
主治
本草纲目·草部·牡丹
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
(根皮)辛、寒、无毒。
本草纲目·草部·芍药
将离、梨食、白芍、余容、延。白者名金芍药,赤者名木芍药。
(根)苦、平、无毒。
本草纲目·草部·白芷
元代李杲说:“鼠粘子其用有四: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风是也。”
本草纲目·草部·恶实
亦名荔实、马亦名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便牵牛、蝙蝠刺。
(子)辛、平、无毒。(根、茎)苦、寒、无毒。
本草纲目·草部·稿本
亦名稿茇、鬼卿、地新、微茎。
本草纲目·草部·青葙
草蒿、萋蒿、昆仑草、野鸡冠、鸡冠苋,子名草决明。
(茎、叶、子)苦、微寒、无毒。
本草纲目·草部·旋复花
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
(花)咸、温、有小毒。
本草纲目·草部·贝母
亦名苘、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根)辛、平、无毒。
本草纲目·草部·延胡索
本名玄胡索。
本草纲目·草部·山慈姑
亦名金灯、鬼灯、朱姑、鹿蹄草、无义草。
(根)甘、微辛、有小毒。
本草纲目·草部·白鲜
鲜,音仙。亦名白、白羊鲜、金雀儿椒。
(根皮)苦、寒、无毒。
本草纲目·草部·苦参
亦名苦、苦骨、地槐、水槐、菟槐、骄槐、野槐、白茎。
苦、寒、无毒。
本草纲目·草部·升麻
亦名周麻。
甘、苦、平、微寒、无毒。
本草纲目·草部·石蒜
亦名乌蒜、老鸦蒜、蒜头草、婆婆酸、一枝煎、水麻。
(根)辛、甘、温、有小毒。
本草纲目·草部·独活
亦名羌活、羌青、独摇草、护羌使者、胡王使者、长生草。
李明珍说:“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中国者为独活,西羌者为羌活。”“入用微有不同,后人以为二物者,非矣。”
苦、甘、平、无毒。
本草纲目·草部·防风
亦名铜芸、茴芸、茴草、屏风、根、百枝、百蜚。
甘、温、无毒。
本草纲目·草部·白茅
根名茹根、兰根、地筋。
(茅根)甘、寒、无毒。
本草纲目·草部·前胡
《唐韵》作湔胡。
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