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汉语
  • 今日诗词
  • 诗词
  • 汉字
  • 成语
  • 词语
  • 歇后语
明代 / 文 共 2253 诗篇
朝代:
  • 不限
  • 上古
  • 商朝
  • 周朝
  • 秦朝
  • 汉朝
  • 三国
  • 晋朝
  • 南北朝
  • 隋代
  • 唐代
  • 五代十国
  • 宋代
  • 辽朝
  • 金朝
  • 元代
  • 明代
  • 清代
  • 现代
体裁:
  • 不限
  • 诗
  • 词
  • 曲
  • 赋
  • 文
  • 本草纲目·草部·茺蔚(益母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益母、益明、贞蔚、推、野天麻猪麻、郁臭草、苦低草、夏枯草、土质汗。

    气味

    (子)辛、甘、微温、无毒。(茎、叶)辛、微温、无毒。(花)微苦、甘、无毒。(根)甘、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红蓝花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红花、黄蓝。

    气味

    (花)辛、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青蒿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草高、方溃、牵、狈蒿、香蒿。

    气味

    吐、茎、根、子:苦、寒、无毒。

    青蒿子:气味、甘、冷,无毒。

  • 本草纲目·草部·茵陈蒿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茎、叶)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

    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遍身风痒。用茵陈煮浓汤洗浴即愈。

  • 本草纲目·草部·艾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冰台、医草、黄草艾蒿。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淹闾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覆闾。

    气味

    (子)苦、微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野菊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苦薏。

    气味

    (根、叶、茎、花)苦、辛、温、有小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燕脂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赦。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菊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节华、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金蕊、阴成、周盈。

    气味

    (花)苦、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水苏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鸡苏、香苏、龙脑薄荷、芥苴。

    气味

    (茎、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苏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紫苏、赤苏、桂荏。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续断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属折、接骨、龙豆、南草。

    气味

    (根)苦、微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薄荷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菝活、蕃荷菜、吴菝活、南薄荷、金钱薄荷。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假苏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姜芥、荆芥、鼠萤。

    气味

    (茎、穗)辛、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香薷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香柔、香茸、香菜、蜜蜂草。

    气味

    辛、微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漏卢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野兰、荚蒿、鬼油麻。

    气味

    (根、苗)咸、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马兰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紫菊。

    气味

    (根、叶)辛、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泽兰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水香、都梁香、虎兰、虎蒲、龙枣、孩儿菊、风药。根名地笋。

    气味

    (叶)苦、微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兰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闲)、木香、香水兰、女兰、香草、燕尾香、大泽兰、兰泽草、煎泽草、省头草、都梁香、孩儿菊、千金草。

    气味

    (叶)辛、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大蓟、小蓟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虎蓟(大蓟)、猫蓟(小蓟)、马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千针草、野红花。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89 90 91 92 93
热门诗词
    清平乐·六盘山 楚辞·天问 临江仙·送钱穆父 双调·折桂令·叹世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行香子·述怀 幽兰赋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 游仙诗十四首 孟子·第十一卷·告子上·第十八节 浊醪有妙理赋 陶庵梦忆·卷七·庞公池 己亥杂诗·其五 定风波 临江仙·夜归临皋 梅岭三章 长相思·一重山 满江红·寄子由 浣溪沙 古城春望
©2021 木兮汉语 鄂ICP备170158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