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草部·紫菀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青菀、紫茜、返魂草、夜牵牛。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

    肺伤咳嗽。用紫菀花五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一天服三次。

  • 本草纲目·草部·商陆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逐汤、当陆、章柳、白昌、马尾,夜呼。

    气味

    (根)辛、平、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牛膝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牛茎、百倍、山苋菜、对节菜。

    气味

    (根)苦、酸、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地黄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音户)、芑(音起)、地髓。

    气味

    (生地黄)甘、寒、无毒。(熟地黄)甘、微苦、微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灯心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虎须草、碧玉草。

    气味

    (茎、根)甘、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狼毒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根)辛、平、有大毒。

    主治

    心腹前。用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烂,加蜜成丸,如梧子大。第一天服一丸,第二天服二丸,第三天服三丸,然后又双一丸起至三丸止,如此循环直以病愈。

    腹中冷痛(民证停痰,两胁痞满)。用狼毒三两、附子一两、旋复花三两,共捣为末,加蜜做在做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饭前服。白开水送下。每天服三次。

  • 本草纲目·草部·木贼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茎)甘、微苦、无毒。

    主治

    目昏多泪。用木贼(去节)、苍术(淘米水泡过)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或加蜜做成丸子吞服亦可。

    急喉痹塞。用木贼在牛粪火上烧存性,每服一钱,冷水送下,血出即安。

  • 本草纲目·草部·麻黄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龙沙、卑相、卑盐。

    气味

    (茎)苦、温、无毒。(根节)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蓑荷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覆菹、草、苴、苴、嘉草。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叶)苦、甘、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防葵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房苑、梨盖、利茹。

    气味

    (根)辛、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甘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芭蕉、夭苴、芭苴。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芦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苇、葭。花名蓬,笋名(音拳)。初生的苇叫葭,未开花时叫芦,长成后叫苇。

    气味

    (根)甘、寒、无毒。(笋)小苦、冷、无毒。(茎、叶)甘、寒、无毒。(蓬)甘、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箬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箬,音若。亦名辽叶。

    气味

    (叶)甘、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狼牙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牙子、狼齿、狼子、犬牙、抱牙、支兰。

    主治

    (根)苦、寒、无毒。

    附方

  • 本草纲目·草部·希莶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希仙、火锨草、猪膏母、虎膏、狗膏、粘糊菜。

    气味

    苦、寒、有小毒。一说:辛、苦、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天名精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天蔓菁、天门精、地菘、玉门精、麦句姜、蟾蜍兰、蛤蟆蓝、蚵草、豕首、彘颅、活鹿草、刘草、皱面草、母猪芥。果实名鹤虱,根名杜牛膝。

    气味

    (叶、根)甘、寒、无毒。李明珍说:“微辛、甘、有小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呆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胡、常思、苍耳、卷耳、爵耳、猪耳、耳、地葵、、羊负来、道人头、进贤菜、喝起草、野茄、缣丝草。

    气味

    (实)甘、温、有小毒。(茎、叶)苦、辛、微寒、有小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鸡冠花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苗、子、花)甘、凉、无毒。

    主治

    吐血不止。用白鸡冠花,在醋中浸煮七次,取出,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

    便血。用鸡冠花、椿根皮,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黄芪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 本草纲目·草部·刘寄奴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金寄奴、乌藤菜。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夏枯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夕句、乃东、燕面、铁色草。

    气味

    (茎、叶)苦、辛、寒、无毒。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