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汉语
  • 今日诗词
  • 诗词
  • 汉字
  • 成语
  • 词语
  • 歇后语
明代 / 文 共 2253 诗篇
朝代:
  • 不限
  • 上古
  • 商朝
  • 周朝
  • 秦朝
  • 汉朝
  • 三国
  • 晋朝
  • 南北朝
  • 隋代
  • 唐代
  • 五代十国
  • 宋代
  • 辽朝
  • 金朝
  • 元代
  • 明代
  • 清代
  • 现代
体裁:
  • 不限
  • 诗
  • 词
  • 曲
  • 赋
  • 文
  • 本草纲目·草部·白蔹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白草、白根、兔核、猫儿卵、昆仑。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泽漆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漆茎、猫儿眼睛草、绿叶绿花草、五凤草。

    气味

    (茎、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山豆根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解毒、黄结、中药。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黄药子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木药子、大苦、赤药、红药子。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大戟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邛钜、下马仙。

    气味

    (根)苦、寒、有小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闾茹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离娄、掘据、白色者名草闾茹。

    气味

    (根)辛、寒、有小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蓼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实、苗、叶)辛、温、无毒。

    主治

    霍乱烦渴。用蓼子一两、香豉二两,每服二凶,水煎服。

    胃冷不能饮食,冬卧脚冷,秋日取蓼晒干,用六十把,加水六石煮成一石,去滓,拌米饭造酒。酒熟后,每日饮适量。十天以后,眼明气壮。这样制成的酒,称为“蓼汁酒”。

  • 本草纲目·草部·青黛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靛花、青蛤粉。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虎杖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苦杖、大虫杖、斑杖、酸杖。

    气味

    (根)微温。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蓝淀

    [明代] 李时珍

    释

    名靛

    气味

    辛、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蓝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蓼蓝实)苦、寒、无毒。(蓼蓝叶汁)苦、甘、寒、无毒。(吴蓝)苦、甘、冷、无毒。

    主治

    小儿赤痢。捣蓝汁二升,分四次服。

    惊痫发热。用干蓝、凝水石,等分为末,加水调匀敷头上。

  • 本草纲目·草部·蒴翟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朔吊。接骨草。

    气味

    酸、温、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匾蓄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扁竹、扁辨、扁蔓、粉节草、道生草。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连翘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异翘、旱莲子、兰华、三廉,根名连轺、竹根。

    气味

    (茎、叶)苦、平、无毒。(翘根)甘、寒、平、有小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鳢肠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莲子草、早莲草、墨烟草、墨头草、墨菜,猢狲、猪牙草。

    气味

    (草)甘、酸、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鼠尾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乌草、小青,山陵翘。

    气味

    (花、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蒺藜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名茨、旁通、屈人、止行、休羽、升推。

    气味

    (子)苦、温、无毒。(白蒺藜:甘、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蛇含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蛇衔、威蛇、小龙牙、紫背龙牙。

    气味

    苦、微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马鞭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龙牙草、凤颈草。

    气味

    (苗、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车前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当道、浮以、马昔、牛遗、牛舌、车轮草、地衣、蛤蟆衣。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86 87 88 89 90
热门诗词
    清平乐·六盘山 楚辞·天问 临江仙·送钱穆父 双调·折桂令·叹世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行香子·述怀 幽兰赋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 游仙诗十四首 孟子·第十一卷·告子上·第十八节 浊醪有妙理赋 陶庵梦忆·卷七·庞公池 己亥杂诗·其五 定风波 临江仙·夜归临皋 梅岭三章 长相思·一重山 满江红·寄子由 浣溪沙 古城春望
©2021 木兮汉语 鄂ICP备170158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