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草部·风仙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急性子、早珍珠、金凤花、小桃红,夹竹桃、海,染指甲草,菊婢。

    气味

    (子)微苦、温、有小毒。(花)甘、滑、温、无毒。(根、叶)苦、甘、辛、有小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射干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乌扇、乌、乌吹,乌蒲、凤、鬼扇,扁竹、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草姜、黄远。

    气味

    (根据)甘、平、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天门冬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门冬、颠勒、颠棘、天棘、万岁藤。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鬼臼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九说、天说、鬼药、解毒、爵犀、马目毒公、害母草、羞天花、术律草、枸田草、独脚莲、独荷草、山荷叶、旱荷、八角盘、唐婆镜。

    气味

    (根)辛、温、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半夏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守田、水玉、地文、和姑。

    气味

    (根)辛、平、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百部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婆妇草、野天门冬。

    气味

    (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虎掌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虎膏、鬼

    气味

    苦、温、有大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白附子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辛、甘、大温、有小毒。

    主治

    中风口,半身不遂。用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等分,生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风痰眩晕(头痛,胸隔不利)。用白附子(炮,去皮脐)半斤、朱砂二两二钱半,龙脑一钱,共研为末,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在。每服三十丸,饭后服,茶或酒送下。

  • 本草纲目·草部·何首乌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交藤、夜合、地精、陈知白、马肝厂、桃柳藤、九真藤、赤葛、疮帚、红内消。

    气味

    (根)苦、涩、微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乌头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乌喙、草乌头、土附子、奚毒、耿子、毒公、金鸦。苗名:莨、芨、堇、独白草、鸳鸯菊。汁煎名射罔。

    气味

    (乌头)辛、温、有大毒。(乌喙,一名两头尖)辛、微温、有大毒。(射罔)苦、有大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萆解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赤节、百枝、竹木、白菝葜。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天雄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白幕

    气味

    辛、温、有大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附子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其母名曰乌头。

    气味

    辛、温、有大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藜芦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山葱、葱苒、葱炎、葱葵、丰芦、憨葱、鹿葱。

    气味

    辛、寒、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蜀漆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蜀漆是常山的苗,功用是相同。

    气味

    辛、平、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蓖麻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子)甘、辛、平、有小毒。

    主治

    半身不遂,失音不语。取蓖麻子油一升、酒一斗,在铜锅中煮熟,细细服下。

    口目歪斜。用蓖麻子仁捣成膏,左边斜则贴右,右边斜则贴左。有效。

  • 本草纲目·草部·土茯苓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土萆解、刺猪苓、山猪粪、草禹余粮、仙遗粮、冷饭团、硬饭、山地栗。

    气味

    (根)甘、淡、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莨菪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天仙子、横唐、行唐。

    气味

    (子)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续随子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千金子、千两金、菩萨豆、拒冬、联步。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甘遂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白泽、主田、鬼丑、陵泽、甘泽、重泽、苦泽

    气味

    (根)苦、寒、有毒。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