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汉语
  • 今日诗词
  • 诗词
  • 汉字
  • 成语
  • 词语
  • 歇后语
明代 / 文 共 2253 诗篇
朝代:
  • 不限
  • 上古
  • 商朝
  • 周朝
  • 秦朝
  • 汉朝
  • 三国
  • 晋朝
  • 南北朝
  • 隋代
  • 唐代
  • 五代十国
  • 宋代
  • 辽朝
  • 金朝
  • 元代
  • 明代
  • 清代
  • 现代
体裁:
  • 不限
  • 诗
  • 词
  • 曲
  • 赋
  • 文
  • 本草纲目·草部·牵牛子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黑丑、草金铃、盆甑草、狗耳草。

    气味

    (子)苦、寒、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预知子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

    气味

    (子、仁)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盍藤子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象豆、盍子、合子。

    气味

    (仁)涩、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旋花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旋、盘根、续筋根、鼓子花、肠草、美草、天剑草、缠枝牡丹。

    气味

    (花)甘、(根)辛、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马兜铃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都淋藤、独行根、土青木香、去南根、三百两银药。

    气味

    (实)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木鳖子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木蟹。

    气味

    (仁)甘、温、无毒。(现代认为:木鳖子有大毒,不可食)。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营实墙蘼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蔷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

    气味

    (营实一即蔷薇子)酸、温、无毒。(根)苦、涩、冷、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使君子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留求子。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五味子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山花椒、秤砣子、面藤、五梅子

    气味

    酸、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菟丝子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菟缕、菟、菟芦丘、赤纲、玉女唐蒙、火焰草、野狐丝、金线草。

    气味

    (子)辛、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石龙芮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地椹、天豆、石能、鲁果能、水堇、苦堇、堇葵、胡椒菜彭根。

    气味

    (子)苦、平、无毒。(叶)甘、寒、无毒。

    附方

  • 本草纲目·草部·栝楼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果裸、瓜蒌、天瓜、黄瓜、地楼、泽姑,根名白药、天花粉、瑞雪。

    气味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茵芋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芫草、卑共。

    气味

    (茎、叶)苦、温、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莽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芒草、鼠莽。

    气味

    (叶)辛、温、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芫花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杜芫、赤芫、去水、毒鱼、头痛花、儿草、败华。根名黄大戟、蜀桑。

    气味

    (花、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王瓜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土瓜、钩、老鸦瓜、马瓞瓜、赤雹子、野甜瓜、师姑草、公公须。

    气味

    (根)苦、寒、无毒。(子)酸、苦、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羊踯躅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黄踯躅、黄杜鹃、羊不食草、闹羊花、惊羊花,老虎花、玉枝。

    气味

    (花)辛、温、有大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曼陀罗花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风匣儿、山茄子。

    气味

    (花、子)辛、温、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坐拿草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辛、热、有毒。

    主治

    听候打损伤、风痹,亦壮盘骨。膈上虚热,小便赤涩,神困多睡。用坐拿草、大黄、赤芍药、木香、升麻、麦门冬、黄芪、木通、酸枣仁、薏苡仁、枳壳,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麦门冬汤送下。

  • 本草纲目·草部·葛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鸡齐、鹿藿、黄斤。

    气味

    (根)甘、辛、平、无毒。

    主治

84 85 86 87 88
热门诗词
    清平乐·六盘山 楚辞·天问 临江仙·送钱穆父 双调·折桂令·叹世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行香子·述怀 幽兰赋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 游仙诗十四首 孟子·第十一卷·告子上·第十八节 陶庵梦忆·卷七·庞公池 浊醪有妙理赋 己亥杂诗·其五 定风波 临江仙·夜归临皋 梅岭三章 长相思·一重山 满江红·寄子由 浣溪沙 古城春望
©2021 木兮汉语 鄂ICP备170158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