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草部·菖蒲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昌阳、尧韭、水剑草。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羊蹄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蓄、秃菜、败毒菜、牛舌菜、羊蹄大黄、鬼目、东方宿、连虫陆、水黄芹,子名金荞麦。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昨叶何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瓦松、瓦花、向天草、赤者名铁脚婆罗门草、天王铁塔草。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泽泻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水泻、鹄泻、及泻、渝、芒芋、禹孙。

    气味

    (根)甘、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藤类(12种)

    [明代] 李时珍

    主治

    甘藤:亦名甜藤。断藤流汁,甘美如蜜。有解毒和血之效。

    含水藤:解渴、防。

    天仙藤:疗水肿,解疝痛。

    紫金藤:补男子肾,敷恶疮肿毒。

  • 本草纲目·草部·忍冬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土马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甘、酸、寒、无毒。

    主治

    鼻血不止。用土马二钱半、黄药子五钱,共研为末。水送服二钱。服两次可止鼻血。此方名“寸金散”。

    二便不通。用土马洗净,瓦上焙过,世细,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煎服。

  • 本草纲目·草部·木莲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薜荔、木馒头、鬼馒头。

    气味

    (叶)酸、平、无毒。(果实)甘、平、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络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石鲮、石龙藤、悬石、耐冬、云花、云丹云英、石血、云珠。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律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勒草、葛勒蔓、来莓草。

    气味

    甘、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乌蔹莓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五叶莓、茏草、拔、茏葛、五爪龙、赤泼藤。

    气味

    酸、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白英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谷菜、白草、白幕、排风,子名鬼目。

    气味

    (根、苗)甘、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钩藤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甘、微寒、无毒。

    主治

    小儿惊热。用钩藤一两、硝石半两,甘草(炙)一分,共研为末。每服半钱,温水服,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延龄散”。

    班疹。用钩藤的钩子、紫草茸,等分为末。每服三分或半钱,温酒送下。

  • 本草纲目·草部·通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木通、附支、丁翁、万年藤,子名燕覆。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防己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解离、石解。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马勃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马批、马譬、灰菰、牛屎菰。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茜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茅搜、茹芦、地血、染绯草、血见悉、风车草、过山龙、牛蔓。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威灵仙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腰脚诸痛。用威灵仙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酒送下。

    手足麻痹。用威灵仙(炒)五两,生川乌头、五灵脂各四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盐汤送下。忌茶。

  • 本草纲目·草部·白药子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白药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草部·紫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凌霄、陵苕、陵时、女葳、茇华、武威、瞿陵、鬼目。

    气味

    (花、根)酸、微寒、无毒。(茎、叶)苦、平、无毒。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