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谷部·苦荞麦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苦荞麻出南方,春社前后种之。

    气味

    甘苦,小毒。多食伤胃,发风动气,能发诸病,黄疾人尤当禁之。

    主治

  • 本草纲目·谷部·青襄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梦神,巨胜苗也,生中原山谷。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谷部·糟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名粕。

    气味

    酒糟:甘、辛、无毒。

    大麦醋糟:酸、微寒、无毒。

  • 本草纲目·谷部·烧酒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火酒、阿剌吉酒。

    气味

    辛、甘、大热、有大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谷部·酒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

    主治

    米酒: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

    愈疟酒:治诸疟疾,频频温饮。

  • 本草纲目·谷部·醋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酢、苦酒。

    气味

    (米醋)酸、苦、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谷部·酱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咸、冷利、无毒。

    主治

    汤火伤。用酱涂。

    中砒毒。用酱调水服。

  • 本草纲目·谷部·饴糖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气味

    甘、大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谷部·蘖米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粟芽:苦、温、无毒。

    麦芽:咸、温、无毒。

    谷芽:甘、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谷部·红曲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甘、温、无毒。

    气味

    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治妇女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

    主治

  • 本草纲目·谷部·神曲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甘、辛、温、无毒。

    主治

    脾胃虚弱(胸膈痞闷,腹胁膨胀,消化不良,食减贪睡)。用神曲六两、麦蘖(炒)三两、干姜(炮)四两、乌梅肉(焙)四两,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虚寒反胃。治方同上。

  • 本草纲目·谷部·曲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酒母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谷部·蒸饼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小儿淋(小儿尿频量少)。用蒸饼、大蒜、淡豆豉合捣成丸,连服三日可愈。

    积年下血。用蒸饼、乌龙尾中一两、皂角(去皮,酥炙)七个,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 本草纲目·谷部·大豆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淡豉)苦、寒、无毒。(蒲州豉)咸、寒、无毒。

    气味

    伤寒发汗(冰痛、身热、脉洪)。用葱白一小把、豉一升,棉裹住,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一次服下。如不出汗,再服一次,并加葛根三两。又不出汗仍须再服,并加麻黄三两。又方:用葱汤煮米粥,加盐豉吃下,取汗。又方:用豉一升、加童便三升,煮成一升,分次服,取汗。

    伤寒不止不解,胸中闷恶。用豉一升、盐一合,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半,分次服,取吐。

  • 本草纲目·谷部·扁豆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沿篱豆、蛾眉豆。其种子有黑、白二种,白者温而黑者稍冷。入药用白扁豆。

    气味

    白扁豆:甘、微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谷部·绿豆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绿豆:甘、寒、无毒。

    绿豆粉:甘、凉、平、无毒。

    豆皮:甘、寒、无毒

    豆芽:甘、平、无毒。

  • 本草纲目·谷部·赤小豆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赤豆、红豆,叶名藿。

    气味

    甘、酸、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谷部·大豆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菽。角名荚,叶名藿,茎名萁。

    气味

    黑大豆: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谷部·阿芙蓉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阿片。俗作鸦片。

    气味

    酸、涩、温、微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谷部·罂子粟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米囊子、御米、象谷。

    气味

    (米)甘、平、无毒。(壳)酸、涩、微寒、无毒。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