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汉语
  • 今日诗词
  • 诗词
  • 汉字
  • 成语
  • 词语
  • 歇后语
明代 / 文 共 2253 诗篇
朝代:
  • 不限
  • 上古
  • 商朝
  • 周朝
  • 秦朝
  • 汉朝
  • 三国
  • 晋朝
  • 南北朝
  • 隋代
  • 唐代
  • 五代十国
  • 宋代
  • 辽朝
  • 金朝
  • 元代
  • 明代
  • 清代
  • 现代
体裁:
  • 不限
  • 诗
  • 词
  • 曲
  • 赋
  • 文
  • 本草纲目·鳞部·石首鱼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石头鱼、江鱼、黄花鱼。干者名想鱼。

    气味

    (肉)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鳞部·青鱼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肉:甘、平、无毒。

    胆:苦、寒、无毒。

    主治

    胆:

  • 本草纲目·鳞部·鲤鱼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肉:甘、平、无毒。

    胆:苦、寒、无毒。

    主治

    肉:

  • 本草纲目·鳞部·虾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甘、温、有小毒。

    主治

    鳖瘕疼痛(皮下隐隐可见积块)。用鲜虾作汤吃,多次可治愈。

    补肾兴阳。用虾米下斤,蛤蚧二枚,蟓椒、茴香各四两,同以青盐化酒炙炒,再加木香粗末一两和匀,乘热蜜封收存。每服一匙,空心嚼服,盐酒送下。

  • 本草纲目·鳞部·水蛇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公蛎蛇。

    气味

    (肉)甘、大中型、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鳞部·乌蛇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乌梢蛇、黑花蛇。

    气味

    (肉)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鳞部·白花蛇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蕲蛇、褰鼻蛇。

    气味

    (肉)甘、咸、温、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鳞部·海马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水马。

    气味

    甘、温、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鳞部·蚺蛇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南蛇、埋头蛇。

    气味

    甘、苦寒、有小毒。

    主治

  • 本草纲目·鳞部·蛇蜕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蛇皮、蛇壳、龙退、龙子衣、龙子皮、弓皮、蛇符、蛇筋。

    气味

    咸、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鳞部·蛤蚧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蛤蟹、仙蟾。

    气味

    咸、平、有小毒。

    主治

  • 本草纲目·鳞部·守宫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壁宫、壁虎、蝎虎、蝘蜓。

    气味

    咸、寒、小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鳞部·石龙子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山龙子、泉龙、石蜴、晰蜴、猪婆蛇、守宫。

    气味

    咸、寒、有小毒

    主治

  • 本草纲目·鳞部·鲮鲤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龙鲤、穿山甲、石鲮鱼

    气味

    咸、微寒、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鳞部·鱼子

    [明代] 李时珍

    主治

    一切多年障翳、弩肉、赤肿疼痛。用鱼子(活水中产下者)半两(以硫磺温水洗净),石决明、草决明、青葙子、谷精草、枸杞子、黄连(炙)、甘草、枳实(麸炒)、牡蛎粉,蛇蜕(烧灰)、白芷、龙骨、黄蘖各一两,白附子(炮)、白蒺藜(炒),黄芩(炒)、羌活各半两,虎睛一个(切作七片,文武火炙干,每一料用一片)。以上各药,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黎明时茶送下,午夜时再服一次。赤白翳膜七日后即减退,弩肉赤肿三、五日亦见疗效。忌猪、鱼、酒、面辛辣、房事。如果病眼受恼怒、饮酒、房事、风热等刺激时,没有疼痛感觉,即为死眼,无法治好。

  • 本草纲目·鳞部·吊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吉吊。精名紫梢花。

    气味

    (紫梢花)甘、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鳞部·龙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龙骨(按本草所称的龙骨,实为古代多种哺乳动物(包括象、犀牛、马、骆驼、羚羊等)的骨胳化石)

    主治

    龙骨:甘、平、无毒。

    龙齿:涩、凉、无毒。

  • 本草纲目·虫部·蜚蠊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香娘子。

    气味

    咸、寒、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虫部·虫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地鳖、土鳖、过街。

    气味

    咸、寒、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虫部·蜚虻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虻虫

    气味

    苦、微寒、有毒。

    主治

71 72 73 74 75
热门诗词
    清平乐·六盘山 楚辞·天问 临江仙·送钱穆父 双调·折桂令·叹世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行香子·述怀 幽兰赋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 游仙诗十四首 孟子·第十一卷·告子上·第十八节 陶庵梦忆·卷七·庞公池 浊醪有妙理赋 己亥杂诗·其五 定风波 临江仙·夜归临皋 梅岭三章 长相思·一重山 满江红·寄子由 浣溪沙 古城春望
©2021 木兮汉语 鄂ICP备170158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