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兽部·狐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狐,狐也。狐性疑,疑则不可心以合类,故其字从狐省。

    气味

    肉:甘,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豪猪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蒿猪,山猪。

    气味

    肉:甘,大寒,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醍醐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佛书称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色黄白作饼,甚甘肥,是也。酪面上,其色如油者为醍醐。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酪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牛,羊,水牛,马乳,并可作酪。水牛乳作者,浓厚味胜。

    气味

    甘,酸,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猬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毛刺。

    气味

    皮:苦、平、无毒。肉: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鼠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锥、老鼠、首鼠、家鹿。

    气味

    牡鼠(雄鼠,入药不用雌鼠):甘、微温、无毒。屎:甘、微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兔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明。

    气味

    肉:辛、平、无毒。屎:咸、寒、无毒。血:咸、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湍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猪獾。

    气味

    (肉)甘、酸、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猫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家狸。

    气味

    头骨:甘、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灵猫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灵狸、香狸、神狸、类。

    气味

    肉:甘、温、无毒。阴部:辛、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麝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射父,香獐。

    气味

    麝脐香:辛、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麋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麋角:甘、热、无毒。

    主治

    补虚损,生精血。去风温,壮筋骨。用鹿角削细,加真酥一两,酒一升,慢火炒干,取四两;又用麋角削细,加真酥二两、米醋一升,慢火炒干,取半两;另取苍耳子(酒浸一宿,焙干)半斤,山药、白茯苓、黄芪(蜜炙)各四两,当归(酒浸、焙)五两,山药、白茯苓、黄芪(蜜炙)各四两,当归(酒浸、焙)五两,肉苁蓉(酒浸、焙)、远志(去心)、人参、沉香各二两,熟附子一两。各药通为末,加酒煮糯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或盐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二至丸”。

    身体衰病(血脉枯槁,肌肤松薄,筋骨痿弱,饮食不思,四肢无力,扑枯发落,眼昏唇燥)。用麋角屑一斤、酒浸一宿、大附子(生、去皮脐)一两半、熟地黄四两,布包好,上下四周用大麦一程式转住,蒸一天,取出药、麦,各焙为末。以原用的浸药酒,添清煮麦粉为糊,和药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前服。温酒或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用麋角(削细、酥炒成黄色)五两、熟附子末半两,加酒、糊做成丸子服下。此方名“麋角丸”。

  • 本草纲目·兽部·鹿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斑龙。

    气味

    鹿茸:甘、温、无毒。角:咸、温、无毒。白胶(鹿用胶):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羚羊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九尾羊。

    气味

    羚羊角:咸、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熊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脂(熊白):甘、微寒、无毒。

    胆:苦、寒、无毒。

    主治

    脂(熊白):

  • 本草纲目·兽部·犀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似。

    气味

    犀角:苦、酸、咸、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象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伽耶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虎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乌徒、大虫、李耳。

    气味

    虎骨:辛、微热、无毒。虎肉:酸、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狗宝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甘、咸、平,有小毒。

    主治

    噎食病(数月不愈)。用狗宝研为末,每取一争,加威灵仙二两、盐二钱,共捣如泥,再加浆水一杯搅匀,去渣饮服。一天服二次。不过三日可愈。愈后服补剂。

    痈疽发背,壮热烦渴。用狗宝一两,腊月黑狗胆、腊月鲤鱼胆各一枚,蟾酥二钱,蜈蚣(炙)七条,硇砂、乳香、没药、轻粉、雄黄、乌金石一钱,粉霜三钱,麝香一分,共研为末,以人乳一合,黄蜡三钱,和各药熬膏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至三丸,用白丁香七枚研调,水送服。暖卧,汗出为工。三服见效。后吃白粥补身体。此方名“狗宝丸”。

  • 本草纲目·兽部·鮓答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惊痫毒疮。

    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