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兽部·猫牛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毛犀。

    气味

    角:酸,咸,凉,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兽部·狮

    [明代] 李时珍

    主治

    屎:服之,破宿血,杀百虫。

  • 本草纲目·鳞部·鳜鱼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计鱼、石桂鱼、水豚。

    气味

    (肉)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虫部·鼠妇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鼠负、负蟠、鼠姑、鼠粘,湿生虫、地鸡,地虱。

    气味

    酸、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虫部·萤火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夜光、熠、景天、救火,据火、挟火。

    气味

    辛、微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虫部·天牛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天水牛、八角儿。一角者名独角仙。

    气味

    有毒。

    主治

  • 本草纲目·木部·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子名枳实,枳壳。枳实,枳壳一物也。

    气味

    枳实:苦,寒,无毒。枳壳:苦,酸,微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木部·檀香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旃檀、真檀。

    气味

    白旃檀:辛、温、无毒。

    紫檀:咸、微寒、无毒。

  • 本草纲目·果部·枸橼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香橼、佛手柑。

    气味

    (皮瓤)辛、酸、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谷部·大豆黄卷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豆蘖。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汤瓶内硷

    [明代] 李时珍

    集解

    此煎汤瓶内澄结成水硷,如细砂者也。

    附方

    消渴引饮。

  • 本草纲目·石部·雷墨

    [明代] 李时珍

    集解

    《刘恂岭表录异》云:雷州骤雨后,人于野中得石如翳石,谓之雷公墨,扣之铮然,光莹可爱。

  • 本草纲目·石部·杓上砂

    [明代] 李时珍

    主治

    面上风粟,或青或黄赤,隐暗涩痛,及人唇上生疮者,本家杓上刮去唇砂一二粒,即安。又妇人吹乳,取砂七枚,温酒送下,更以炊帚枝通乳孔。此皆莫解其理。

    集解

    此淘米杓也。有木杓、瓢杓,皆可用。

  • 本草纲目·石部·阳起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羊起名、白石、石生。

    气味

    咸、微温、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石部·凝水石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土部·墨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名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

    气味

    辛、湿、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土部·釜脐墨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亦称釜月中墨、铛墨、釜煤、釜、锅底墨。

    气味

    辛、湿、无毒。

    主治

  • 本草纲目·土部·烟胶

    [明代] 李时珍

    释名

    此乃熏消牛皮灶上及烧瓦窑上黑土也。

    主治

    牛皮血癣。用烟胶三钱、寒水石三钱、白矾三钱、花椒一钱半,共研为末,腊猪油调搽。

    消渴引饮。用瓦窑突上的干烟胶半斤研末,加生姜四两,共捣碎,装入绢袋,放进五升水里浸汁,日取水饮,每饮五合。

  • 本草纲目·土部·古砖

    [明代] 李时珍

    主治

    寒湿脚气。用烧红的砖放入陈臭的淘米水中渍过,趁热布包,两膝夹住,上盖棉被,三、五次可愈。

    眼睛红、肿、痛。取浸在粪池中为时很久的新砖,放在阴湿处,等砖面生花,把花刷下,加入脑子和匀,点患处。

    臀部湿疮。每天坐新砖上,能去湿气。

    白痢久不愈,烧砖,布包,坐砖上,令热气入腹,有效。

  • 本草纲目·土部·乌古瓦

    [明代] 李时珍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中暑骤死。急取两块古瓦,烧热慰心头,冷了就换热瓦。

    跌打损伤,骨折筋断,痛不可忍。在墙角人常便溺处,寻找碎瓦一片,洗净,火煅过,用醋浸渍五次,使瓦变黄色,刀刮细末,每服三钱,好酒送下。伤在上部食前服,伤在下部食后服。这里理伤续断的要方,不能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