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治通鉴·卷二十九·汉纪二十一

    [宋代] 司马光

    起上章执徐,尽著雍困敦,凡九年。

    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公元前四一年)

    春,二月,冯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赐爵关内侯。

    三月,立皇子康为济阳王。

    夏,四月,癸未,平昌考侯王按薨。秋,七月,壬戌,以平恩侯许嘉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 资治通鉴·卷二十八·汉纪二十

    [宋代] 司马光

    起昭阳作噩,尽屠维单阏,凡七年。

    孝元皇帝上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四八年)

    春,正月,辛丑,葬孝宣皇帝于杜陵;赦天下。

    三月,丙午,立皇后王氏,封后父禁为阳平候。

    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赀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

  • 资治通鉴·卷二十七·汉纪十九

    [宋代] 司马光

    起昭阳太渊献,尽玄黓涒滩,凡十年。

    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癸亥,公元前五八年)

    春,二月,以凤皇、甘露降集京师,赦天下。

    颍川太守黄霸在郡前后八年,政事愈治;是时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夏,四月,诏曰:“颍川太守霸,宣布诏令,百姓乡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其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而颍川孝、弟、有行义民、三老、力田皆以差赐爵及帛。后数月,征霸为太子太傅。

    五月,匈奴单于遣弟呼留若王胜之来朝。

  • 资治通鉴·卷二十六·汉纪十八

    [宋代] 司马光

    起上章涒滩,尽玄黓阉茂,凡三年。

    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元年(庚申,公元前六一年)

    春,正月,上始行幸城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上颇修武帝故事,谨斋祀之礼,以方士言增置神祠;闻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蜀郡王褒使持节而求之。

    初,上闻褒有俊才,召见,使为《圣主得贤臣颂》。其辞日;“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及至巧冶铸干将,使离娄督绳,公输削墨,虽崇台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庸人之御弩马,亦伤吻、敝策而不进于行;及至驾啮膝、骖乘旦,王良执靶,韩哀附舆,周流八极,万里一息,何其辽哉?人马相得也,故且絺绤之凉者,不苦盛暑之郁燠;袭貂狐之暖者,不忧至寒之忄妻怆。何则?有其具者易其备。贤人、君子,亦圣王之所以易海内也。昔周公躬吐捉之劳,故有圉空之隆?黄牖干柰廌侵瘢视锌锖现戉镠S纱斯壑巠瑣君人者勤于求贤而逸于得人。人臣亦然。昔贤者之未遭遇也,图事揆策,则君不用其谋;陈见悃诚,则上不然其信;进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于鼎俎,太公困于鼓刀,百里自鬻,宁子饭牛,离此患也。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谏诤即见听,进退得关其忠,任职得行其术,剖符锡壤而光祖考。故世必有圣知之君,而后有贤明之臣。故虎啸而风冽,龙兴而致云,蟋蟀俟秋吟,蜉蝤出以阴。《易》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诗》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故世平主圣,俊艾将自至。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虽伯牙操递钟,逢门子弯乌号,犹未足以喻其意也。故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千载壹合,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如巨鱼纵大壑。其得意若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行溢四表,横被无穷。是以圣王不遍窥望而视已明,不殚倾耳而听已聪,太平之责塞,优游之望得,休征自至,寿考无疆,何必偃仰屈伸若彭祖,呴嘘呼吸如侨、松,眇眇绝俗离世哉!”是时上颇好神仙,故褒对及之。

    京兆尹张敞亦上疏谏曰:“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士之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上由是悉罢尚方待诏,初,赵广汉死后,为京兆尹者皆不称职,唯敞能继其迹;其方略、耳目不及广汉,然颇以经术儒雅文之。

  • 资治通鉴·卷二十五·汉纪十七

    [宋代] 司马光

    起阏逢摄提格,尽屠维协洽,凡六年。

    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地节三年(甲寅,公元前六七年)

    春,三月,诏曰:“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以化天下。今胶东相王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馀口,治有异等之效。其赐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未及征用,会病卒官。后诏使丞相、御史问郡、国上计长史、守丞以政令得失。或对言:“前胶东相成伪自增加以蒙显赏。”是后俗吏多为虚名云。

    夏,四月,戊申,立子奭为皇太子,以丙吉为太傅,太中大夫疏广为少傅。封太子外祖父许广汉为平恩侯。又封霍光兄孙中郎将云为冠阳侯。霍显闻立太子,怒恚不食,欧血,曰:“此乃民间时子,安得立!即后有子,反为王邪!”复教皇后令毒太子。皇后数召太子赐食,保、阿辄先尝之,后挟毒不得行。

    五月,甲申,丞相贤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安车、驷马,罢就第。丞相致仕自贤始。

  • 资治通鉴·卷二十四·汉纪十六

    [宋代] 司马光

    起强圉协洽,尽昭阳赤奋若,凡七年。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七四年)

    春,二月,诏减口赋钱什三。

    夏,四月,癸来,帝崩于未央宫;无嗣。时武帝子独有广陵王胥,大将军光与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朗有上书言:“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嗣。”言合光意。光以其书示丞相敞等,擢郎为九江太守。即日承皇后诏,遣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迎昌邑王贺,乘七乘传诣长安邸。光又白皇后,徒右将军安世为车骑将军。

    贺,昌邑哀王之子也,在国素狂纵,动作无节。武帝之丧,贺游猎不止。尝游方与,不半日驰二百里。中尉琅邪王吉上疏谏曰:“大王不好书术而乐逸游,冯式撙街,驰骋不止,口倦虖叱咤,手苦于棰辔,身劳虖车舆,朝则冒雾露,昼则被尘埃,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炙,冬则为风寒之所匽薄,数以耎脆之玉体犯勤劳之烦毒,非所以全寿命之宗也,又非所以进仁义之隆也。夫广厦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居前,勤诵在后,上论唐、虞之际,下及殷、周之盛,考仁圣之风,习治国之道,欣欣焉发愤忘食,日新厥德,其乐岂街橛之间哉!休则俛仰屈伸以利形,进退步趋以实下,吸新吐故以练臧,专意积精以适神,于以养生,岂不长哉!大王诚留意如此,则心有尧、舜之志,体有乔、松之寿,美声广誉,登而上闻,则福禄其臻而社稷安矣。皇帝仁圣,至今思慕未怠,于宫馆、囿池、戈猎之乐未有所幸,大王宜夙夜念此以承圣意。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恩爱行义,纤介有不具者,于以上闻,非飨国之福也。”王乃下令曰:“寡人造行不能无惰,中尉其忠,数辅吾过。”使谒者千秋赐中尉牛肉五百斤,酒五石,脯五束。其后复放纵自若。

  • 资治通鉴·卷二十三·汉纪十五

    [宋代] 司马光

    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敦牂,凡十二年。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公元前八六年)

    夏,益州夷二十四邑、三万馀人皆反。遣水衡都尉吕辟胡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往击,大破之。

    秋,七月,赦天下。

    大雨,至于十月,渭桥绝。

  • 资治通鉴·卷二十二·汉纪十四

    [宋代] 司马光

    起昭阳协洽,尽阏逢敦牂,凡十二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天汉三年(癸未,公元前九八年)

    春,二月,王卿有罪自杀,以执金吾杜周为御史大夫。

    初榷酒酤。

    三月,上行幸泰山,脩封,祀明堂,因受计。还,祠常山,瘗玄玉。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莱者终无有验,而公孙卿犹以大人迹为解。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然犹羁縻不绝,冀遇其真。自此之后,方士言神祠者弥众,然其效可睹矣。

  • 资治通鉴·卷二十一·汉纪十三

    [宋代] 司马光

    起玄黓涒滩,尽玄黓敦牂,凡十一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一零九年)

    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还,祝祠泰一,以拜德星。

    春,正月,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无所见,见大人迹云。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数。时岁旱,天子既出无名,乃祷万里沙。夏,四月,还,过祠泰山。

    初,河决瓠子,后二十馀岁不复塞,梁、楚之地尤被其害。是岁,上使汲仁、郭昌二卿发卒数万人塞瓠子河决。天子自泰山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卒填决河。筑宫其上,名曰宣防宫。导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

  • 向乱帖(寒光帖)

    [宋代] 米芾

    向乱道在陈十七处,可取租及米,寒光旦夕,以恶诗奉呈。花卉想已盛矣。修中计已到官。黻顿首。

  • 复官帖

    [宋代] 米芾

    一年复官,不知是自申明,或是有司自检举告示下。若须自明,托做一状子,告词与公同。芾至今不见冲替文字,不知犯由,状上只言准告降一官,今已一年。七月十三授告。或闻复官以指挥日为始,则是五月初指挥,告到润乃七月也。

  • 烝徒帖

    [宋代] 米芾

    芾烝徒如禁旅严肃,过州郡,两人并行。寂无声,功皆省三日先了。蒙张都大、鲍提仓、吕提举、壕寨左藏,皆以为诸邑第一功夫。想闻左右,若得此十二万夫自将,可勒贺兰。不妄、不妄。芾皇恐。

  • 王戎不取道旁李

    [宋代] 无名氏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小儿卫生总微方论》选段

    [宋代] 无名氏

    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

  • 酬宋湜贾黄中二学士菊花之什兼呈诸厅学士

    靖节先生曾赏菊,东篱有霜花正开。

    翰林主人共赏菊,北门吟咏有馀才。

    一唱再和才力健,兼金酬以瑛琼瑰。

    善歌使人继其志,远寄淮阳知郡吏。

    淮阳郡中方燕居,跪读重缄尺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