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隐岩
每逢山水地,便有卜居心。
终岁风尘里,何年沧海浔?
洞寒泉滴细,花暝石房深。
青壁须留姓,他时好共寻。
午憩香社寺
修程动百里,往往饷僧居。
佛鼓迎官急,禅床为客虚。
桃花成井落,云水接郊墟。
不觉泥尘涩,看山兴有馀。
公馆午饭偶书
行台依独寺,僧屋自成邻。
殿古凝残雪,墙低入早春。
巷泥晴淖马,檐日暖堪人。
雪散小岩碧,松梢挂月新。
立春日道中短述
腊意中宵尽,春容傍晓生。
野塘冰转绿,江寺雪消晴。
农事占泥犊,羁怀听谷莺。
故山梅正发,谁寄欲归情?
淑浦山夜泊
淑浦山边泊,云间见驿楼。
滩声回远树,崖影落中流。
柳放新年绿,人归隔岁舟。
客途时极目,天北暮阴愁。
寄徐掌教
徐稚今安在,空梁榻久悬。
北门倾盖日,东鲁校文年。
岁月成超忽,风云易变迁。
新诗劳寄我,不愧《鸟鸣》篇。
忆鉴湖友
长见人来说,扁舟每独游。
春风梅市晚,月色鉴湖秋。
空有烟霞好,犹为尘世留。
自今当勇往,先与报江鸥。
李白祠二首
谪仙楼隐地,千载尚高风。
云散九峰雨,岩飞百丈虹。
寺僧传旧事,词客吊遗踪。
回首苍茫外,青山感慨中。
千古人豪去,空山尚有祠。
竹深荒旧径,藓合失残碑。
云雨罗文藻,溪泉系梦思。
老僧殊未解,犹自索题诗。
化城寺六首其四
突兀开穹阁,氤氲散晓钟。
饭遗黄稻粒,花发五钗松。
金骨藏灵塔,神光照远峰。
微茫竟何是,老衲话遗踪。
僧屋烟霏外,山深绝世哗。
茶分龙井水,饭带石田砂。
香细云岚杂,窗高峰影遮。
林栖无一事,终日弄丹霞。
化城天上寺,石磴八星躔。
云外开丹井,峰头耕石田。
月明猿听偈,风静鹤参禅。
今日揩双眼,幽怀二十年。
夜宿无相寺
春宵卧无相,月照五溪花。
掬水洗双眼,披云看九华。
岩头金佛国,树杪谪仙家。
彷佛闻笙鹤,青天落绛霞。
七绝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水浒传·引首诗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
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观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吾庐别有春。
寒夜煮茶歌
老夫不得寐,无奈更漏长。霜痕月影与雪色,为我庭户增辉光。
直庐数椽少邻并,苦空寂寞如僧房。萧条厨传无长物,地炉爇火烹茶汤。
初如清波露蟹眼,次若轻车转羊肠。须臾腾波鼓浪不可遏,展开雀舌浮甘香。
一瓯啜罢尘虑净,顿觉唇吻皆清凉。胸中虽无文字五千卷,新诗亦足追晚唐。
玉川子,贫更狂。书生本无富贵相,得意何必夸膏梁。
题苏武忠节图
南北分携别意深,相看彼此泪沾巾。
马蹄就道归乡国,雁足传书到上林。
耿耿孤忠天地老,萧萧衰鬓雪霜侵。
按图讲诵文山句,千古英雄共一心。
除夕宿太原寒甚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