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汉语
  • 今日诗词
  • 诗词
  • 汉字
  • 成语
  • 词语
  • 歇后语
宋代 / 诗 共 294141 诗篇
朝代:
  • 不限
  • 上古
  • 商朝
  • 周朝
  • 秦朝
  • 汉朝
  • 三国
  • 晋朝
  • 南北朝
  • 隋代
  • 唐代
  • 五代十国
  • 宋代
  • 辽朝
  • 金朝
  • 元代
  • 明代
  • 清代
  • 现代
体裁:
  • 不限
  • 诗
  • 词
  • 曲
  • 赋
  • 文
  • 送江公著知吉州

    [宋代] 苏轼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岂惟浊世隐狂奴,时平亦出佳公子。

    初冠惠文读《城旦》,晚入奉常陪剑履。方将华省起弹冠,忽忆钓台归洗耳。

    未应良木弃大匠,要使名驹试千里。奉亲官舍当有择,得郡江南差可喜。

    白粲连樯一万艘,红妆执乐三千指。簿书期会得馀闲,亦念人生行乐耳。

  • 次韵刘景文路分上元

    [宋代] 苏轼

    华灯閟艰岁,冷月挂空府。

    三吴重时节,九陌自歌舞。

    云从月几望,遂至一百五。

    嘉辰可屈指,乐事相继武。

    今宵扫云阵,极目净天宇。

  • 熙宁中,轼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今二十年矣。衰病之馀,复忝郡寄,再经除夜,庭事萧然,三圄皆空,盖同僚之力,非拙朽所致。因和前篇呈公济子侔二通守

    [宋代] 苏轼

    山川不改旧,岁月逝肯留。百年一俯仰,五胜更王囚。

    同僚比岑、范,德业前人羞。坐令老钝守,啸诺获少休。

    却思二十年,出处非人谋。齿发付天公,缺坏不可修。

  • 熙宁中,轼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今二十年矣。衰病之馀,复忝郡寄,再经除夜,庭事萧然,三圄皆空,盖同僚之力,非拙朽所致。因和前篇呈公济子侔二通守

    [宋代] 苏轼

    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

    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

    小人营糇粮,堕网不知羞。

    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

    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

  • 寄题梅宣义园亭

    [宋代] 苏轼

    仙人子真后,还隐吴市门。

    不惜十年力,治此五亩园。

    初期橘为奴,渐见桐有孙。

    清池压丘虎,异石来湖鼋。

    敲门无贵贱,遂性各琴樽。

  •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

    [宋代] 苏轼

    夜光不自献,天骥良难知。

    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

    贤哉江东守,收此幕中奇。

    无华岂易识,既得不自随。

    留君望此府,助我怜其衰。

  • 问渊明

    [宋代] 苏轼

    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

    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则为日星悬。

    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

    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

  • 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出,至风篁岭。左右惊曰:「远公复过虎溪矣。」辩才笑曰:“杜子美不云乎: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因作亭岭上,名之曰过溪,亦曰二老。谨次辩才韵,赋诗一首

    [宋代] 苏轼

    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

    惟此鹤骨老,凛然不知秋。

    去住两无碍,人天争挽留。

    去如龙出山,雷雨卷潭湫。

    来如珠还浦,鱼鳖争骈头。

  • 送张嘉州

    [宋代] 苏轼

    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

    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安州老人食蜜歌

    [宋代] 苏轼

    安州老人心似铁,老人心肝小儿舌。

    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诗人不知,千花百草争含姿。

    老人咀嚼时一吐,还引世间痴小儿。

    小儿得诗如得蜜,蜜中有药治百疾。

  • 叶教授和溽字韵诗,复次韵为戏,记龙井之游

    [宋代] 苏轼

    先生鲁诸儒,饮食清不溽。空肠出秀句,吟嚼五味足。

    华堂闹丝管,眸子涨春渌。先生疾走避,面冷毒在腹。

    归来煮瓠叶,弟子歌《旱麓》。声淫及《灵台》,中有麀鹿伏。

    功名一走兔,何用千人逐。故应容我辈,清坐时闭目。

    高亭石排衙,木杪挂飞屋。我来无时节,客亦不待速。

  • 介亭饯杨杰次公

    [宋代] 苏轼

    篮舆西出登山门,嘉与我友寻仙村。

    丹青明灭风篁岭,环佩空响桃花源。

    前朝欲上已蜡屐,黑云白雨如倾盆。

    今晨积雾卷千里,岂畏触热生病根。

    在家头陀无为子,久与青山为弟昆。

  • 袁公济和刘景文《登介亭》诗,复次韵答之

    [宋代] 苏轼

    昏昏堕醉梦,奈此六月溽。

    君诗如清风,吹我朝睡足。

    登临得佳句,江白照湖渌。

    袖手独不言,默稿已在腹。

    是时风雨过,霭霭云归麓。

  •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宋代] 苏轼

    泽国梅雨馀,衰年困蒸溽。

    高堂磨新砖,颇觉利腰足。

    松根百尺井,两绠飞净渌。

    流觞聚儿童,一笑为捧腹。

    清风信可御,刚气在岩麓。

  • 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

    [宋代] 苏轼

    与子甥舅氏,摧颓各苍颜。

    并为东诸侯,长此佳江山。

    寒松无时花,安得插髻鬟。

    惟将老不死,一笑荣枯间。

    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

  • 题杨次公春兰

    [宋代] 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 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登垂云亭,饮参寥泉,最后过唐州陈使君夜饮,忠玉有诗,次韵答之

    [宋代] 苏轼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

    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

    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

    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

  • 故周茂叔先生濂溪

    [宋代] 苏轼

    世俗眩名实,至人疑有无。

    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

    坐令此溪水,名与先生俱。

    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

    因抛彭泽米,偶似西山夫。

  • 寄蔡子华

    [宋代] 苏轼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

    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

    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霜髯三老如霜桧,旧交零落今谁辈。

  • 东川清丝寄鲁冀州,戏赠

    [宋代] 苏轼

    鹅溪清丝清如冰,上有千岁交枝藤。

    藤生谷底饱风雪,岁晚忽作龙蛇升。

    嗟我虽为老侍从,骨寒只受布与缯。

    床头锦衾未还客,坐觉芒刺在背膺。

    岂如髯卿晚乃贵,福禄正似川方增。

109 110 111 112 113
热门诗词
    清平乐·六盘山 楚辞·天问 临江仙·送钱穆父 双调·折桂令·叹世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行香子·述怀 幽兰赋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 游仙诗十四首 孟子·第十一卷·告子上·第十八节 浊醪有妙理赋 陶庵梦忆·卷七·庞公池 己亥杂诗·其五 定风波 临江仙·夜归临皋 梅岭三章 长相思·一重山 满江红·寄子由 浣溪沙 古城春望
©2021 木兮汉语 鄂ICP备170158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