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若璞

    清浙江仁和人,字和知。黄茂梧妻。工诗古文辞,为文好言经世之学。康熙中卒,年九十余。有《卧月轩集》。

  • 杨孚

    杨孚(生卒年待考),字孝元,东汉时南海郡番禺县漱珠岗下渡头村(今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下渡村)人。汉议郎学者。 他早年致力攻读经史,钻研颇深。 公元77年,以参加朝廷主办的“贤良对策”入选而获授为议郎,成为参与议政的皇帝近臣。 杨以直言敢谏而著称,屡屡向皇帝提出自己对政事的意见。杨的品学颇为时人所推崇。杨孚开创岭南文化的影响为历代后人所仰崇。

  • 孔武仲
    孔武仲 (1041 年 ~ 1097 年) 840 篇诗文

    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方信孺
    方信孺 (1177 年 ~ 1222 年) 180 篇诗文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孚若,号好庵。方崧卿子。有隽材。以父荫补番禺尉。时韩侂胄开边衅,假信孺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累知真州,因北山匮水,筑石堤二十里。后金兵来攻,守将决水退敌。坐言事责降三秩,奉祠,稍复官卒。性豪爽,挥金如土。营居室于岩窦,自放于诗酒。有《好庵游戏》、《诗境集》。

  • 文珏
    文珏 (? ~ ?) 1 篇诗文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方逢辰
    方逢辰 (1221 年 ~ 1291 年) 55 篇诗文

    宋严州淳安人,初名梦魁,字君锡,一作圣锡。方镕子。理宗淳祐十年进士第一。累官兵部侍郎,国史修撰。时宰相郑清之、贾似道擅权,逢辰力诋其非,称疾归。除吏、礼二部尚书,俱不拜。宋亡后,隐居蛟峰,授徒讲学,学者称“蛟峰先生”。元朝召之,坚辞不赴。尊崇朱熹,阐释孟子和程朱学派道德论。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释传》、《学庸注释》、《蛟峰文集》。

  • 王之望
    王之望 (1103 年 ~ 1170 年) 322 篇诗文

    宋襄阳谷城人,寓居台州,字瞻叔。王纲子。高宗绍兴八年进士。累迁太府少卿。孝宗时,除户部侍郎,充川、陕宣谕使,擢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附汤思退力主宋金和议,专以割地啖敌为得计。后罢。乾道元年,起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加资政殿大学士,移知温州。有《汉滨集》。

  • 王千秋

    宋东平人,字锡老,号审斋。孝宗时流寓金陵。工词,风格秀拔。有《审斋词》。

  • 王巩

    宋大名莘县人,字定国,自号清虚。王素子。神宗时历官太常博士,坐与苏轼游,谪监宾州盐酒税。司马光执政,为宗正寺丞,旋通判扬州。哲宗末,坐事编管全州。徽宗时,列名元祐党籍。生平练达世务,好臧否人物,议论时政,屡遭贬逐。诗文为苏轼兄弟所推重。有《闻见近录》、《甲申杂记》、《随手杂录》。

  • 王炎
    王炎 (1137 年 ~ 1218 年) 967 篇诗文

    王炎,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提刑王汝舟从曾孙。生于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自幼笃学,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郑侨榜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二月,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迁秘书郎。四年,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郎。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后人所重。 王炎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〇》)。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四〇》),“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二五五九》至《全宋诗·卷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〇九〇》至《全宋文·卷六一一二》编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卷八、《南宋馆阁续·录·卷九》。

  • 丘崈
    丘崈 (1135 年 ~ 1208 年) 106 篇诗文

    宋江阴军(今属江苏)人,字宗卿。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癸未科木待问榜进士第三人。调建康府观察推官。丞相虞允文奇其才,奏除国子博士,荐以自代。赐对言“恢复之志不可忘,恢复之事未易举”,迁太常博士,出知秀州华亭县,修复捍海堰。历知平江府、吉州,召除户部郎中,迁枢密院检详文字,被命接伴金国贺生辰使。王抃斥以不礼金使奉祠。起知鄂州,移江西转运判官,提点浙东刑狱,除知平江府。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移知绍兴府,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除两浙转运副使(《嘉泰会稽志·卷二》),以忧去。光宗即位,除太常少卿兼权工部侍郎,进户部侍郎,擢焕章阁直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奏革吴氏世代掌兵之患。宁宗即位,赴召,为谢深甫论罢。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起知庆元府(《宋宰辅编年录·卷二〇》)。韩侂胄议北伐,招以共事,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改知建康府,升宝文阁学士、刑部尚书、江淮宣抚使。寻拜签书枢密院事兼督视江淮军马。忤韩侂胄奉祠。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复知建康府,寻为江淮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拜同知枢密院事,旋卒,年七十四(《宋宰辅编年录·卷二〇》)。谥文定(《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九九》)。丘崇为人慷慨,尝曰:“生无以报国,死愿为猛将以灭敌。”《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载《丘文定集》十卷(已佚)、《拾遗》一卷,谓:“其文慷慨有气,而以吏能显,故其文不彰。”《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四〇》称其“骈体鸿丽工整,有唐贤燕、许之遗。词亦清转华妙,无愧作者。”杨万里《跋丘宗卿侍郎见赠使北诗一轴》,有云:“诗中哀怨诉阿谁,河水呜咽山风悲。中原万象听驱使,总随诗句皈行李。”其歌词长调亦颇有豪气,如《水调歌头·登赏心亭怀古》、《水调歌头·秋日登浮远堂作》等篇,家国之恨,身世之感,并入笔端。小令则大抵平实无奇,惟《菩萨蛮·再登赏心亭用林子长韵》一阕较有感慨。歌词多有与辛弃疾、范成大、韩元吉唱和者,故词风亦较近豪放一路。今存《文定公词》一卷,有《彊村丛书》本。《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八十一首。《全宋诗·卷二五〇一》录其诗十三首。事迹见《宋史·卷三九八》本传。

  • 王琮

    宋括苍人,字中玉。曾官监永嘉酒税。有《雅林小稿》。

  • 允礼
    允礼 (? ~ 1738 年) 12 篇诗文

    清圣祖第十七子,世宗即位后改允礼。雍正初封果郡王,寻进亲王,管户部。高宗即位,命总理事务,管刑部。卒谥毅。有《春和堂诗集》、《静远斋诗集》、《奉使行纪》等。

  • 于成龙
    于成龙 (1638 年 ~ 1700 年) 85 篇诗文

    清汉军镶红旗人,字振甲,号如山。康熙初自荫生授乐亭知县。历官江宁知府、安徽按察使,直隶巡抚,官至河道总督。曾疏浚直隶浑河(永定河),并修堤防。卒谥襄勤。

  • 允礽
    允礽 (1674 年 ~ 1724 年) 6 篇诗文

    清圣祖次子。康熙十四年立为皇太子。因狂疾被废,幽禁咸安宫。四十八年复立。阅三年,仍废黜禁锢。世宗即位后,改“胤”为“允”。死后追封理亲王。谥密。

  • 牛焘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 王文清
    王文清 (1696 年 ~ 1787 年) 2 篇诗文

    清湖南宁乡人,字廷鉴,号九溪。雍正二年进士,官岳州府教授。乾隆间荐举经学,分修《三礼》及《律吕正义》,累官宗人府主事,乞养归。曾主讲岳麓书院。治经学,尤深于《礼》。有《周礼会要》、《仪礼分节句读》、《考古源流》、《锄经馀草》、《乐律问对》、《诗文略》等。

  • 方履篯
    方履篯 (1790 年 ~ 1831 年) 9 篇诗文

    清顺天大兴人,字彦闻,号术民。嘉庆二十三年举人,官福建闽县知县。学问赅博,工诗词及骈体文,酷嗜金石文字。有《万善花室文集》、《河内县志》、《伊阙石刻录》等。卒年四十一。

  • 王源
    王源 (1648 年 ~ 1710 年) 3 篇诗文

    清顺天大兴人,字昆绳,一字或庵。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初从魏禧学为古文。晚年师事颜元。与刘献廷、李塨最为知己。喜谈前代掌故、古今兴亡之故。有《平书》、《居业堂集》。

  • 王维坤

    王维坤,字幼舆,号鹅知,长垣人。顺治辛丑进士,官梓潼知县。有《渐细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