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名
亦名杜葵、马蹄香、土卤、土细辛。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治各病,与细辛相近,而力量较弱。李时珍说本品“功虽不及细辛,而亦能散风寒,下气消痰,行水破血”。
-
释名
紫丹、紫夭、此戾、藐、地血、鸦衔草。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牡蒙、童肠、马行、众戎、五鸟花。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赤参、山参、郗蝉草、木羊乳、逐马、奔马草。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玉豉、酸赭。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黑参、玄台、重台、鹿肠、正马、逐马、馥草、野脂麻、鬼藏。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独茅、茅爪子、婆罗门参。
气味
(根)辛、温、有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鬼督邮、别仙踪。
气味
(根)辛、温、无毒(陶弘景认为有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仙灵脾、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三枝九叶草、刚草。
气味
辛、寒、无毒。李时珍说:“淫羊藿味甘气香,性温不寒,能益精气。......真阳不足者宜之”。
主治
-
释名
苗名小草、细草、棘菀、绕。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薇草、白幕、春草、骨美。
气味
(根)苦、咸、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贯节、贯渠、百头、草头、黑狗脊、凤尾草。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强、扶筋、百枝、狗青。
气味
苦、平、无毒(或说微温)。
主治
-
释名
亦名赤术、山精、仙术、山蓟。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石蓝、嗽药。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山蓟、杨、蓟、马蓟、山姜、山连、吃力伽。术有白术、苍术两种。“古方二术通用,后人始有苍、白之分”。一般用“术”字,则指白术。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赤箭芝、独摇芝、定风草、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赤箭以“其茎如箭杆”,赤色而得名。《神农本草经》只有赤箭一名,后人改称为天麻。天麻实为赤箭的根,药用部分指此。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肉松容、黑司命。
气味
甘、微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母、连母、母、货母、地参、水参(水须、水浚)、荨、藩、苦心、心草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微苦、平、无毒。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明]
1518 年 ~ 1593 年
李时珍的诗文全集
共 883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