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名
礞石有青、白二种,以青者为好。打开须有白星点,无星点者不入药。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石燕状如蚬蛤,色如土,坚重如石。李明珍指出:石燕有二:一种是这里所录的石燕,乃是石类;另一种是乳铜中的石燕,乃是禽类。禽类石燕,常为助阳药。许多人因此误以为石类石燕也是助阳药。这是错远了。
气味
甘、凉、无毒。
主治
-
释名
金星石,石外有金色麸片;银星石,石外有银色麸片。两者的药效,大体相似。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信石、人言。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
气味
苦、酸、暖、有毒。李明珍认为:辛、酸、大热、有大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胆矾、黑石、君石、毕石、铜勒、立制石。
气味
酸、辛、寒、有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鹾。
气味
甘、咸、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石绿、大绿。生于铜矿中。
气味
小毒。
主治
-
释名
曾,音层。曾青,即层青。就是成为层状的空青。李时珍说:“曾青治目,义同空青”。
气味
酸、小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胡盐、羌盐、青盐、秃登盐、阴士盐(按:即现在所称的大青盐)。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杨梅青
气味
甘、酸、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白余粮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须丸、血师、土朱、铁朱。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玄石、处石、铁石、吸针石。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海石、水花。
气味
咸、平、无毒。李明诊认为性大寒。
主治
-
释名
木柴灶的灶门口,外额上,是烟火从灶里出来的必经之路。因之,灶门边、灶额上往往结成一层黑霜,这就是百草霜。亦名灶突墨、灶额墨。
气味
辛、湿、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石垩、垩灰、希灰、煅石、白虎、矿灰。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
释名
亦称煤炭、石墨、铁炭、乌金石、焦石。
气味
甘、辛、温、有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石油、石漆、猛火油、雄黄油、硫磺油。
气味
辛、苦、有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太乙玄精石、阴精石、玄英石。
气味
咸、温、无毒。
主治
[明]
1518 年 ~ 1593 年
李时珍的诗文全集
共 883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