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名
本名玄胡索。
气味
(根)辛、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金灯、鬼灯、朱姑、鹿蹄草、无义草。
气味
(根)甘、微辛、有小毒。
主治
-
释名
鲜,音仙。亦名白、白羊鲜、金雀儿椒。
气味
(根皮)苦、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苦、苦骨、地槐、水槐、菟槐、骄槐、野槐、白茎。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周麻。
气味
甘、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乌蒜、老鸦蒜、蒜头草、婆婆酸、一枝煎、水麻。
气味
(根)辛、甘、温、有小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羌活、羌青、独摇草、护羌使者、胡王使者、长生草。
李明珍说:“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中国者为独活,西羌者为羌活。”“入用微有不同,后人以为二物者,非矣。”
气味
苦、甘、平、无毒。
-
释名
亦名铜芸、茴芸、茴草、屏风、根、百枝、百蜚。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根名茹根、兰根、地筋。
气味
(茅根)甘、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唐韵》作湔胡。
气味
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主治
-
释名
亦名地薰、芸蒿、山菜、茹草。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艽,音交。亦名秦瓜,秦。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陵游。
气味
(根)苦涩、大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腐肠、空肠、内虚、经芩、黄文、印头、苦督邮。内部实在的叫子芩、条芩、鼠芩。
气味
(根)苦、平、无毒(一称大寒)。
主治
-
释名
亦名割孤露泽。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王连、支连。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亦名小辛、少辛
气味
辛、温、无毒。李明珍说:辛、温能散,所以各种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带气、惊等症,可用本品治疗。口疮喉痹等用它,是因它能散浮热。辛能泄肺,所以风寒咳嗽等症可用它;辛能补肝,所以胆气不足、惊、眼目等症可用它;辛能润燥,所以耳闭、便涩者可用它。
主治
-
释名
山漆、金不换。
气味
(根)甘、微苦、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连及草、甘根、白给。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明]
1518 年 ~ 1593 年
李时珍的诗文全集
共 883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