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书如此,而事如彼。
既悦我目,亦冷我齿。
我录此事,与郗超比。
名焉不刊,帖亦奚毁。
 - 
      
结字清而峻,用笔精而稳。
虽笺以粉,而墨迹犹未损。
公之功名,予固未暇论。
而所谓书法,要必有所本矣。
 - 
      
左太冲赋三都十年,门墙藩溷皆著纸笔。
予意其因以寓墨池模仿之妙,而未必徒以诧记事备言之述。
不然则亦焉用是物也。
如公书法,或者得太冲之彷佛乎。
有凤楼之手,以侈其标度。
 - 
      
书名之行,始于东夷。
归而范模,则有馀师。
中兴几人,存此绝技。
太平之风,尚想渐被。
 - 
      
王氏之鬻他帖也,有纸缫其间。
予见其粉墨阑珊,既磨而残。
而考其氏名,辄长忾而永叹。
曰予闻之丛谈,是与忠惠者若是班乎。
今验其字体,则豪放而具骨力,激越而竞波澜。
 - 
      
辞以情达,义以气激。
以素心期,托名手笔。
都曹之获,中寓其一。
尚想风流,太平人物。
 - 
      
金斗之魁祥,烂兮流光。
玉墀之西厢,颀兮荷囊。
宝墨之淋浪,蔚兮遗芳。
百年之巾缃,宜兮毖藏。
 - 
      
仕以行义,有时乎为贫也。
兄弟之间,情事贵乎真也。
公起异科,事不患不伸也。
囊封叩阍,因以警夫君也。
忠既弗售,反以痼终身也。
 - 
      
九字在纸,落落晨星。
此帖之传,犹及太平。
意象轩昂,足称其名。
作此赞焉,惟字之评。
 - 
      
张无尽尝谓公奇男子,梦中剧谈若或见之。
矧予于手迹之遗,犹足以睹百年之风姿。
仕系于时,才高用违,览者未尝不三叹息于斯。
嘻。
 - 
      
豫章之东湖,有公之居。
西山荐图,咮凤滴蜍。
伊波之馀,而无以昌其书。
呜呼。
 - 
      
公为中司,排击元祐故臣,而犹拳拳于伊洛之门人。
岂奏疏陈事或为世资而诎,而作诗怀友固不害于私情之伸耶。
于虖,是私情也,而实出于公言。
此吾之所以重叹,而列之于斯文也。
 - 
      
无尽之学,出入孔释。
故其笔法倜傥斜直,于跌宕中时入绳墨。
亦犹即绍圣以侮元祐之正,用大观以反崇宁之谲。
凡是心之所蕴,已毕寓于声画。
虽曰自盖,断犹可识。
 - 
      
公用王氏学术,终始不易。
虽有歉于识,然亦足以知其自信之力。
一偏之溺,异端之惑,视此手迹。
 - 
      
宝晋大字之刻,尝同公游。
必嗜好之素同,故忘情乎寻壑之与经丘。
予尝陋贞观慰问之不收。
得此帖于乡,考百年之风流。
识者文曰:此吾宋之邵苏州也。
 - 
      
楷正而端方,维颜之长。
轩昂而自善,维米之体。
多嗜而博爱,故能有其态。
略迹而取神,故不没其真。
是曰唐放生之碑。
 - 
      
义献之迹,临者米也。
溯观欣书,乃二体也。
随珠卞璧,萃此纸也。
以鉴得之,亦可纪也。
 - 
      
东淮饷府供军堂,壁有龛石鸾鹄翔。
问之何石摹破羌,曾傍云汉分天章,廷陵刻此侈宠光。
后四十年犹炜煌,我持拓本谨毖藏。
三年徙倚玩未央,客来袖出云一张。
曾染复古隃麋香,珠玑别出十九行。
 - 
      
论帖至晋,书法之祖。
溯晋而西,又举一武。
扑散质寓,意妍态鲁。
禁脔之藏,尚觌真古。
 - 
      
我佛住世,大开方便。
有大士者,现自在身。
以千手眼,一一接引。
指示群迷,照破诸妄。
如是我闻,佛说了义。
 
      [宋]
      1183 年 ~ 1243 年
    
  
      岳珂的诗文全集
      共 1099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