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书楷则本晋人,降而唐世体益真。
妙趋要识笔有神,行行清妍杂奇伟。
奇为精神楷为体,吴君笔力备诸此。
-
道之在人,日用皆其事也。
待物必诚,所以达乎义也。
延平之津,伊洛之涯涘也。
笔端波澜,亦可想其似也。
-
以劲笔力,作往来帖。
婉有馀妍,庄不可狎。
古者文武,初非二流。
系于卿士,予其从周。
-
情叶事之宜,笔力亦称之。
虽得于歙水之湄,然望而识其为苕溪也。
-
用情之真,视古庶几。
他帖虽不能尽知,笔法皆清而奇。
我标淳风,以戒言诡。
-
庐山之下仙佛之庐,多公题扁,予熟其体矣。
而今见其帖,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
岂所施有异,而笔法亦随以变。
遒而不流于介,婉而不失其健,予犹愧乎知书之浅。
-
文康之学导其源,文定之学浚其流。
三世之帖俱传于予家,其亦足以见植槐之志,而占良冶之裘也欤。
-
洛阳耆英,沦于朔尘。
三十年有人,典型之存。
炙手绝伦,一日之伸。
梅花兮缤纷,孤山兮片云。
-
其作字得东坡之骨,而加以平实。
得山谷之体,而去其越轶。
其应世接物得马少游之善,而持以卑诎。
故先生者施之长上,居士者待其俦匹,兄之又所以示其亲且密。
意厚词悉,情真制质。
-
事君有大义,彼国家之不计,而惟顾乎妻子之避地。
则执笔舐痔,惟苟活是视,岸然不愧,固其素志。
于予乎何议。
-
赫蹄之纸,幅不盈咫。
字杂众体,诗具二美。
不轶不毁,相维天只。
意质功伟,有志视此。
-
人心大义,不作不奋。
楚汉之间,较者尺寸。
翼翼京邑,九圣所都。
时方多艰,天下之枢。
势进则张,狙诈作使。
-
仕同时也,志同归也。
相与以心,无町畦也。
职位接踵,亦相齐也。
噫嚱此帖,比传衣也。
-
早登金扉踏仙鳌,晚陪大政归拥旄。
石林风月出处高,清心妙寄同挥毫。
丽如云锦披宫袍,横走健态霜鹘捎。
万里笔阵谁能鏖,摧锋今识真孟劳。
-
公两登西掖,前后抗论数十疏,可谓刚且劲。
而扈卫江右,遭时不竞。
斯亦可以言命矣。
夫遗学所传,虽未足以尽乎平生,而亦足以见其行己之简敬也。
-
以公姓之麟定,执登坛之牛耳。
即信厚以为俊奇,盖一家之自为体。
以道对时,居夷何愧。
此鉴堂之所以处己,而予察之于此。
-
沮徒民于中原,广好生于帝尧。
亦既三已,归而渔樵。
而书尺之间,造次不忘乎本朝。
此所以为中兴之大僚也。
-
士孰不排难,贵乎安以徐。
士孰不立节,贵乎平以舒。
既家国之兼全,亦身名之裕如。
是与夫激切奋跲,缨冠曼胡者,盖已同功而殊涂。
我思其人,犹及屋乌,而况乎遗书。
-
黄霸为相,功名减于治郡。
尺或不足,而有馀于寸。
文翰声迹,百年一瞬。
遗帖得于其家,殆亦足以传信。
-
坚冰履霜,诲盗慢藏。
戒隳乎复隍,亡系乎苞桑。
一乎柔以御刚,确其信于殊方。
以是谋国,迄于靖康。
则读易之无一得,盖公之所愧,殆非空言以成报章。
[宋]
1183 年 ~ 1243 年
岳珂的诗文全集
共 1099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