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边境之多虞,士君子出而备驰驱,见于盈咫之书。
观其六銮之行,虽择日亦不可以少须,其时为何如。
燀燀出车,投袂以趋。
毋宁以家而忘此匈奴,岂其私是图。
此敌忾之士,必即是以察忠臣之区区也。
-
其忠足以继忠显,其教足以传西枢。
其略足以佐魏公,其识足以知二吴。
于虖,斯亦足以列宝真之储矣。
-
涂水涟漪未改,芗林风月如新。
一纸重观遗迹,百年无复斯人。
-
矰缴之冥鸿,人心所同。
是内举者何足以害其公。
世道之趋,或污或隆。
此帖之存,所以愧今日之憧憧。
-
公立柱下,直声凛如。
气则不馁,而况于书。
待人以情,真意浃洽。
于嗟前修,动则可法。
-
予家有山林集,观宝晋自制之词,每不逮乎平日之文。
岂句律之未工,疑用志之或分。
伟笔力之扛鼎,得过庭之异闻。
陶冶性情,自为阳春。
既寓意于馆甥,亦秘笈而自珍。
-
山气之微明,湖光之清浚。
轩中之人秀而隐,予固未之论。
独是一篇之题,自是于古无所与逊。
知益知损,予意犹有俪乎孔门为国之哂也。
-
父子而善书,自羲献而始也。
寥寥千载,固已莫之拟也。
至于我朝,有楚国之芈也。
不陨其名,虽未济厥美也。
其读父书,亦非括之比也。
-
上嗣服之初载,首以忠之一字,褒显邦之臣二人。
亦既表百年之宗儒,遂复开千社之旧勋。
呜呼,英卫善用兵,房杜济以文。
惜先生之位弗克究,故先世之志亦终莫之伸也。
遗帖之存,手墨如新。
-
弦管之流声,景物之感情。
激徵含商,舒华发英。
固所以合融怡于自然,而惜流转之不停。
亦犹夫见穿花之蛱蝶,赋点水之蜻蜓。
思尽醉于风光,而典春衣于杜陵也。
-
昔东晋王茂弘诸人,登新亭,望长淮,自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
至今想之,犹郁乎其有馀哀。
矧预瑶牒,登玉阶,而寄宗国之怀者耶。
王业偏安于海濒,故都久弃于蒿莱。
主议者方贪天之功,而肆其雄猜。
-
予官京口,前后十年,接公之枌榆兮。
读耆旧传,慨想其人,莫觌其居兮。
维帖之得,题标失真,几以迷其初兮。
觉民跋證莫近斯,于以识公书兮。
-
虐焰熏天,而公以勺水欲救其燎原。
观公之帖,虽久别之一见,亦将以归之时数之自然。
胸中所处者素定,宜其敢于撄豺虺之锋,而吐天下之公言也。
-
古称君相不言命。
执国大政,而犹拳拳于富贵功名之竞。
其言虽独应,予犹以为病。
-
陕服之俗重于义。
公家府谷,殆且百世,予不能知子友之兄弟。
为谋而如己,交情之不替,亦足以见前修之志。
-
秦火燎原,衣冠涂炭。
绕指之柔,出乎百锻。
如公之刚,犹死忧患。
时欤命欤,一览三叹。
-
秦祸滔天,鲸汹九渊。
沦胥以颠,而我谓不然。
如公之贤,泰山岿然。
奔流百川,何伤乎一卷。
野史所编,人心之传。
-
至诚动天,中贯三极。
堂堂南阳,继以魏国。
山岳鼎震,江河釜溢。
群生失宁,乃见人杰。
大义既信,人纪复植。
-
眼底中兴日月,手中建笔虹霓。
造化功成秋兔,先生原有新诗。
-
范本蜀望,世仍忠嘉。
南渡而来,人门莫加。
帝咨典型,诏起幽遐。
翊美铜龙,执经金华。
笔取端重,而兼奇葩。
[宋]
1183 年 ~ 1243 年
岳珂的诗文全集
共 1099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