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予观柳少师,在唐以能书闻。
当时碑志或非其笔,则人以不孝议其子孙。
噫嚱,陈君之传,夫岂以其文。
如宝晋省,亦庶几乎其人矣。
 - 
      
金陵之赏心,天下之奇观,真足以当南宫之诗翰。
予之持节登览非一旦,而得此诗八年之泮奂。
吁嗟公兮,岂料百年而售此诗于三万兮。
 - 
      
道林之名,予不得而知。
云泉松石之胜写于涟漪,必其地之景物足以称其诗也。
今其陈迹杳然,已无复遗。
予盖尝登瑞墨之基,渺一境之陂陀,皆平芜与荒畦,又恶睹所谓毕世相忘之奇。
泉陊云归,松桥斧随,世固多有之。
 - 
      
四期之不到,雪与日杲。
停舟不棹,无嫌乎冲冒。
出此诗画,摹写天巧。
观之壮,思之老,诗乎可考。
 - 
      
北山之麓有奇观,景绝人奇乃无间。
赋非雕虫句有眼,千古雄姿想萧散。
我观此卷字老懒,犹似古彝亲数颒。
借公旧诗聊永叹,跪阅墨皇三复返。
 - 
      
槐竹之与居,栩栩乎华胥。
予方发韩滉之连舻,午阴之繁维,以驱原隰之车。
盖健羡乎一身之闲,所以纵玩乎八体之书。
 - 
      
野烧之观,予尝以为叹。
此诗之存,予又以为欣。
一鉴远耳,而戚休之以身,天乎非人。
 - 
      
登览之胜,随寓有感。
野烧之观,玉石俱惨。
逞志一快,忘彼物情。
是以老氏恶夫佳兵。
观乎观乎,彼以为观而予以为惩。
 - 
      
月之行空,四海清辉,岂独于一观见之。
览层宇之翚,地高而天随,而后可以观公之诗。
 - 
      
公尝有净名之诗曰:殷勤顾景物,为尔老南徐。
考乎此篇,则出无晴雨之待,观无阴霁之殊。
昼呼竹舆,暮咏归涂。
既不舍于斯须,其必迩于海岳之故庐。
如曰易砚山之宝储,登楼平章,维王及苏,自西徂东,乃获奠居。
 - 
      
海岳之东西,见于印而验于碑。
观乎此诗,景与物随。
于虖噫嚱,此皆是也,夫岂复有今是而昨非。
江汤汤其不移,山窿窿其不亏。
登兮览兮,予言其如之。
 - 
      
四诗之作,句新而词伉。
两轴之书,意轩而神王。
合此名迹,奇变万状。
予得此诗,季春既望。
风激海而溅雾,月穿云而崩浪。
 - 
      
事上官当以信。
溢美而言,是谓私徇。
唐君果何人,而得此于宝晋。
予盖于是三叹,则前朝之得士,而未暇及笔法之神隽也。
 - 
      
呼嗟乎丕,摧干弱支。
予读此诗,何异乎煮豆而燃萁。
吊古以诗,观帖以奇。
瑶钿银泥,以侈厥题。
 - 
      
永和之兰亭,列序时人。
文字之不磨,千载莫邻。
彼睎颜之徒虽未足伦,观其所传,亦庶几彷佛乎清尘。
 - 
      
论书自晋始,盖因其风俗之清而流之于妍。
降而六代,又以其习尚之笃而溺之于专。
维唐设科,身判书言。
作成自初,欧褚争先,薛靓张颠,颜真迎便。
中世而后,虽经生楷隶,犹得以扬镳而鸣鞭。
 - 
      
欲溯其洄,先涉其流。
欲观其人,先视其与游。
东坡之名,在昌黎武威之间。
而师之能,亦文畅秘演之俦。
德必有邻,而人焉廋。
 - 
      
尺瑜寸瑕,工所不弃。
如公平生,抑有清议。
虽翰墨之仅存,亦世俗之共毖。
予独区区于别白,是亦或出于有意。
昔邹忠公以言得罪,士皆缩颈以避去。
 - 
      
士有直躬,夷险靡易。
事君以尧,距诐如墨。
笔力劲挺,德声昭植。
不倚不流,是谓心画。
 - 
      
我登吞海,而帖适至。
事虽偶然,不啻有意。
彼江山者,秀无古今。
丘壑市朝,则二其必。
阿大中郎,煌煌虎节。
 
      [宋]
      1183 年 ~ 1243 年
    
  
      岳珂的诗文全集
      共 1099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