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媛介

    明末清初浙江秀水人,字皆令。杨世功妻。工诗词及小赋。楷书仿《黄庭经》,山水似吴镇。明亡后流亡吴越间,曾于西湖断桥边赁一小阁,卖画自给。有《离隐词》、《湖上草》、《如石阁漫草》。

  • 黄省曾
    黄省曾 (1490 年 ~ 1540 年) 958 篇诗文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赵贞吉
    赵贞吉 (1508 年 ~ 1576 年) 40 篇诗文

    明四川内江人,字孟静,号大洲。以博洽闻,最善王守仁学。文章雄快。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俺答薄京城,大言不可订城下之盟,当宣谕诸将,监督力战。贞吉合帝旨,立擢左谕德,监察御史,奉旨宣谕诸军。为严嵩所中伤,廷杖谪官。后累迁至户部侍郎,复忤嵩夺职。隆庆初起官,历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颇思改弦易辙,而与高拱不协,遂乞休归。卒谥文肃。有《文肃集》。

  •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谢与思

    谢与思,字见齐,一字方壶。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八年(一五八〇)进士。官诸暨知县,寻调大田,为蜚语所中,贬秩。筑小楼于郊坰以隐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一有传。

  • 钟惺
    钟惺 (1574 年 ~ 1624 年) 61 篇诗文

    明湖广竟陵人,字伯敬,号退谷。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行人,历官南京礼部主事。租秦淮水阁读史,记其心得为《史怀》。官至福建提学佥事。其诗矫袁宏道辈浮浅之风,幽深孤峭流于镵削。与同里谭元春评选《唐诗归》、《古诗归》,以此得大名,时称“竟陵体”。晚逃于禅。另有《诗合考》、《毛诗解》、《钟评左传》、《隐秀轩集》、《名媛诗归》、《宋文归》、《周文归》。

  • 顾允成
    顾允成 (1554 年 ~ 1607 年) 69 篇诗文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季时,号泾凡。顾宪成弟。性耿介,厉名节。万历十四年赴殿试,对策中语侵郑妃,置末第。房寰疏诋海瑞,允成不胜愤,偕同年生抗疏劾之,忤旨坐废。久之,以荐诏许以教授用,历官礼部主事。时三王并封,偕同官合疏谏,不报。后以疏劾阁臣张位,谪光州判官,乞假归,与宪成讲学东林,不复出。有《小辨斋偶存》。

  • 丁谓
    丁谓 (966 年 ~ 1037 年) 212 篇诗文

    宋苏州长洲人,字谓之,后更字公言。太宗淳化三年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饶州,迁尚书工部员外郎、三司使。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以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历任工、刑、兵、吏四部尚书,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晋国公。机敏有智谋,憸狡过人,善揣摩人意。喜为诗,通晓图画、博弈、音律。真宗朝营建宫观,伪造祥异,多发于谓与王钦若。仁宗即位,因其前后欺罔、与内侍雷允恭交通、擅迁真宗陵寝,贬崖州司户参军,徙雷州、道州。明道年中授秘书监致仕,卒于光州。

  • 王迈
    王迈 (1184 年 ~ 1248 年) 692 篇诗文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熙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王以宁

    宋潭州湘潭人,字周士。由太学生仕鼎、澧帅幕。钦宗靖康初,征天下兵,以宁走鼎州,乞师解太原围。高宗建炎二年,累官京西制置使。寻落职,累贬永州列驾、潮州安置。绍兴十年,复朝奉郎、知全州。有《王周士词》。

  • 六十七

    清满洲人,字居鲁。由中书历官给事中。曾出巡台湾。有《游外诗草》、《台阳杂咏》、《台海番社播风图考》。

  • 方竹
    方竹 (? ~ ?) 1 篇诗文

    一色琅玕碧,森然种独殊。孤生太圭角,直节本廉隅。污辱宁难免,规圆洵可吁。此君君子德,莫叹不觚觚。

  • 毛奇龄

    毛奇龄,原名甡,字大可,一字于一,又字齐于,别号河右,又号西河,又有僧弥、僧开、初晴、秋晴、晚晴、春庄、春迟诸号,萧山人。诸生。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有《西河集》。

  • 左锡璇

    左锡璇,字芙江,阳湖人。宛平道光丁未进士、延建邵道、谥文节袁绩懋继室。有《碧梧红蕉馆诗》。

  • 阮元
    阮元 (1764 年 ~ 1849 年) 985 篇诗文

    清江苏仪徵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历官所至以提倡学术振兴文教为自任。在史馆倡修《儒林传》、《文苑传》,在浙、粤等省,设诂经学堂和学海堂。生平著述甚富,兼工书,尤精篆隶。校刊《十三经注疏》、《文选楼丛书》,撰辑《经籍纂诂》、《积古斋钟鼎款识》、《两浙金石志》等,汇刻《学海堂经解》,自著有《研经室集》。老病致仕,卒谥文达。

  • 吴绮
    吴绮 (1619 年 ~ 1694 年) 2213 篇诗文

    清江苏江都人,字园次,号丰南,又号听翁、红豆词人。顺治十一年拔贡生,荐授秘书院中书舍人。康熙时官至湖州府知府,捕豪猾,修名胜,以失上官意被劾罢。居废圃,有求诗文者,以花木为润笔,因名其圃为“种字林”。诗词骈文有盛名,才华富艳。有《林蕙堂集》、《艺香词》等。

  • 杜文澜
    杜文澜 (1815 年 ~ 1881 年) 85 篇诗文

    清浙江秀水人,字小舫。入赀为县丞。官至江苏道员、署两淮盐运使。曾赞画镇压太平军,为曾国藩所倚重。有《曼陀罗阁琐记》、《采香词》、《万红友词律校勘记》、《古谣谚》、《平定粤寇记略》、《江南北大营纪事》。

  • 沈德潜
    沈德潜 (1673 年 ~ 1769 年) 55 篇诗文

    清江苏长洲人,字确士,号归愚。乾隆元年,以廪生试博学鸿词。四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左庶子、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官至礼部侍郎。十四年,以原品休致。高宗赐诗极多。卒谥文悫。论诗专主格律,所作平正通达,然实乏才气。有选本《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古诗源》,著有《竹啸轩诗钞》、《归愚诗文钞》、《说诗晬语》。四十三年,徐述夔案起,以曾为徐氏《一柱楼诗》作序,夺谥,并毁墓碑。

  • 邵长蘅
    邵长蘅 (1637 年 ~ 1704 年) 43 篇诗文

    江苏武进人,字子湘,号青门山人,诸生。生于明思宗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读书一目数行,十岁补诸生,康熙中曾应博学鸿词科。江苏巡抚宋荦聘致幕中。善写文章,为王士禛、汪琬所称道,主张为文必多读书。卒于清圣祖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早年诗学唐人,后改学宋人,前后诗风迥异。内容多为写景、吊古,常借以寄托怀念明室之意。其诗具有浑脱苍凉、流畅自然的特点。文宗唐宋,继承唐顺之,归有光为文传统,与侯方域、魏禧齐名。著有《青门集》、《八大山人传》。

  • 周岸登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