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厚熜
    朱厚熜 (1507 年 ~ 1567 年) 1 篇诗文

    朱厚熜,即明世宗,出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

  • 李治
    李治 (628 年 ~ 683 年) 17 篇诗文

    唐高宗李治,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 唐甄
    唐甄 (1630 年 ~ 1704 年) 2 篇诗文

    唐甄,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省达县(今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蒲家镇)人,帝师唐瑜的第十一代孙,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 唐甄与遂宁吕潜、新都费密,合称“清初蜀中三杰”,与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并称明末清初“四大著名启蒙思想家”,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列为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杰出思想家”。

  • 吕洞宾
    吕洞宾 (798 年 ~ ?) 2 篇诗文

    唐河中府永乐(今陕西米脂西)人,一说蒲坂(今山西 永济西蒲州)人,传说中八仙之一,名喦,一名喦客,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士,世称回仙。唐德宗时湖南观察使吕渭孙,海州刺史吕让子。唐懿宗咸通间应进士试,不第,遂入华山,遇隐士钟离权及苦竹真人,遂得成仙。事迹不见宋初以前之著作,唐代是否有其人,尚难论定。其传说最早见于《杨文公谈苑》,谓于宋太宗末年,曾拜访饶州通判丁谓与参知政事张洎。南宋後,其传说越演越繁,道教全真道尊其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习称为「纯阳祖师」、「吕祖」、「吕帝」,遂有各种专书记其灵迹,并托其名伪造大量诗文。《全唐诗》存诗四卷,凡二百五十馀首,另录词三十阕,来源主要有二,一为《金丹诗诀》、《纯阳真人浑成集》一类伪书;二为宋元人诗话、笔记中记其化世之作,所涉人事皆在宋代。此类诗皆为北宋以降历代道士所依托。又散见于《道藏》、方志中之诗,尚有千馀首,亦均出依托。

  • 葛胜仲
    葛胜仲 (1072 年 ~ 1144 年) 928 篇诗文

    葛胜仲,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郡(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李玉
    李玉 (? ~ ?) 2 篇诗文

    李玉,宋朝词人,生平不详。《全宋词》收录其词一首。

  • 窦常
    窦常 (746 年 ~ 825 年) 32 篇诗文

    窦常,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诗入《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存诗26首。与其兄弟牟、群、庠和巩并称“五窦”。

  • 郑刚中
    郑刚中 (1088 年 ~ 1154 年) 895 篇诗文

    郑刚中,字亨仲,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於世。

  • 仲并

    仲并,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高宗绍兴二年(1132)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1163),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 黄孝迈

    黄孝迈(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德夫,号雪舟。有人说他“妙才超轶,词采溢出,天设神授,朋侪推独步,耆宿避三舍。酒酣耳热,倚声而作者,殆欲摩刘改之(过)、孙季蕃(惟信)之垒”,“其清丽,叔原(晏几道)、方回(贺铸)不能加其绵密。”有《雪舟长短句》。存词4首。

  • 潘牥
    潘牥 (1204 年 ~ 1246 年) 126 篇诗文

    潘牥(fāng),字庭坚,号紫岩,初名公筠,避理宗讳改,福州富沙(今属福建)人。端平二年(1235)进士第三名,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卒于官,年四十三。有《紫岩集》,已佚。刘克庄为撰墓志铭。《宋史》、《南宋书》有传。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岩词》一卷。存词5首。

  • 薛凝波

    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其词清丽婉约。

  • 陈羽

    唐吴郡吴县人。德宗贞元八年进士。官东宫卫佐。工诗。有集。

  • 陈恭尹
    陈恭尹 (1631 年 ~ 1700 年) 1903 篇诗文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于石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 吴嘉纪
    吴嘉纪 (1618 年 ~ 1684 年) 47 篇诗文

    吴嘉纪,字宾贤,号野人,清扬州府泰州安丰场人(今东台市安丰镇)。出生盐民,少时多病,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隐居泰州安丰盐场。工于诗,其诗法孟郊﹑贾岛,语言简朴通俗,内容多反映百姓贫苦,以“盐场今乐府”诗闻名于世,得周亮工、王士禛赏识,著有《陋轩诗集》,共收入诗歌一千二百六十五首。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吴嘉纪诗笺校》本。

  • 刘燕歌

    生活于宋末元初,生平已无考,只知其为歌妓,现今存《太常引》小令一首。《青泥莲花记》云:“刘燕歌善歌舞,齐参议还山东,刘赋《太常引》以饯,至今脍炙人口。”又《古今词话》亦云:“刘燕歌有饯行太常引词,传唱一时。”《全元散曲》未载刘曲,从《北词广正谱》、近人辑本《元人小令集》中录出此曲。

  • 杨师道
    杨师道 (? ~ 647 年) 28 篇诗文

    唐弘农华阴人,字景猷。杨恭仁弟。善草隶,工诗。隋末自洛阳归唐,尚桂阳公主,超拜吏部侍郎。太宗贞观十年,代魏徵为侍中。性周慎谨密,未尝漏泄内事。十三年,转中书令。后罢知机密,转吏部尚书。所署用多非其才,而深抑贵势及其亲党,以避嫌疑,时论讥之。从征高丽,摄中书令。及还,有毁之者,贬为工部尚书,寻转太常卿。卒谥懿。

  • 方一夔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 王霖
    王霖 (? ~ ?) 4 篇诗文

    元括苍人,字叔雨。官江浙行省枢密院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