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琬
    宋琬 (1614 年 ~ 1674 年) 261 篇诗文

    清山东莱阳人,字玉叔,号荔裳。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浙江按察使。顺治中,康熙初两遭诬告,被囚数年。晚年复起为四川按察使。工诗,多愁苦之音。与施闰章齐名,称“南施北宋”。有《安雅堂集》。

  • 琴操
    琴操 (1073 年 ~ 1098 年) 2 篇诗文

    宋宋代钱塘歌妓,姓蔡,名云英,艺名琴操,原籍华亭(今上海),善应答。原系官宦大家闺秀,从小聪明伶俐,得到良好的教育,琴棋书画、歌舞诗词都有一定的造诣。十三岁那年父亲受宫廷牵诛,母亲气激身亡,家遭藉没而为杭州歌唱院艺人。不到三年,因其学习刻苦,加上天资陪颖,才华出众,十六岁那年改了北宋诗人秦观《满庭芳》词而在杭红极一时。後受到时任杭州知府的苏东坡的赏识,在杭时常与之游,引为红颜知己。一日与东坡同游西湖,参禅对答间顿悟禅理,即日削髮为尼,遁入空门。後闻东坡贬瞻州,琴操茫然若失,不出数月,郁郁而终。时年不过二十四岁。

  • 谢枋得
    谢枋得 (1226 年 ~ 1289 年) 151 篇诗文

    宋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理宗宝祐四年进士。除抚州司户参军。次年为建康考官,出题暗讥时事,忤贾似道,谪居兴国军。恭帝德祐初,以江东提刑知信州。元兵陷信州,乃变姓名入建宁唐石山。宋亡,居闽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程文海荐,辞不起。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强之北上,遂不食而死。门人私谥文节。有《文章轨范》、《叠山集》。

  • 穀梁子

    穀梁子,姓穀梁,其名众说纷纭,一说名赤(颜师古曰穀梁子名喜,阮孝绪言名为淑或俶,王充称名为真)。战国鲁国人,相传为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由子夏口授《春秋》,其後传学予门人,推演而成《春秋穀梁传》,与《春秋公羊传》齐名。

  • 王初桐
    王初桐 (1729 年 ~ 1821 年) 7 篇诗文

    清上海嘉定方泰人,诸生,原名丕烈,字于扬,一字耿仲,其字号及室名甚多,字号计有赓仲、耿仲、无言、竹所、思玄、古香堂、杏花村、羹天阁、红豆痴侬、巏堥山人、红犁翠竹山房等。清乾隆四十一年(西元一七七六年)召试淀津,列二等,授四库馆誊录,寻任齐河县丞。历署新城、淄川、平阴、寿光知县,宁海州同知。所至政简刑清,曾于署中悬联云:「案牍劳形乃以诗书为案牍;山林适性且将城市作山林」。乾隆五十五年(西元一七九〇年),帝八十寿,南巡,受命起草献寿迎鸾曲《东山祝嘏九成曲》进呈。《方泰志》谓「缮折先呈御览,遂演于泰安行宫,天颜喜」。仪徵阮文达说,其曲在四声二十八调中,深得唐宋人精髓。嘉庆四年(西元一七九九年),年七十,致仕还乡。书斋门有联云:「镇日无来客,经年不入城;平生别无嗜,惟有好著书」。所著书四十種,共计六百三十二卷,已刊行者一百八十卷。告老後,曾应知县吴桓聘,编纂嘉庆《嘉定县志》二十四卷。又编纂《方泰志》三卷。性恬淡,擅填词。其擅填词,有《济南竹枝词》、《奁史》等。

  • 程珌
    程珌 (1164 年 ~ 1242 年) 203 篇诗文

    程珌,宋代人,字怀古,号洺水遗民,休宁(今属安徽)人。绍熙四年进士。授昌化主簿,调建康府教授,改知富阳县,迁主管官告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郎官、秘书监丞,江东转运判官。

  • 时彦
    时彦 (? ~ 1107 年) 3 篇诗文

    时彦,字邦彦,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己未科状元。存词仅一首。

  • 俞国宝

    俞国宝,字不详,号醒庵。江西抚州临川人。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著名诗人之一。国宝性豪放,嗜诗酒,曾游览全国名山大川,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锦词佳篇。著有《醒庵遗珠集》10卷。约宋宁宗庆元初前后在世。孝宗淳熙间为太学生。

  • 郭应祥

    字承禧,临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间进士。官楚、越间。其他事迹不可考。

  • 许慎
    许慎 (58 年 ~ 147 年) 1 篇诗文

    许慎,字树重,汉族,著名学者。汉帝国时期汝南郡召陵县(今属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 ,许慎倾尽毕生精力,从事于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说文解字》是许慎一生最经心之作,前後花费了他半生的心血。由于许慎对文字学做出了不朽贡献,後人尊称他为“字圣”。因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闻名于世界,所以研究《说文解字》的人,皆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解字》为“许书”,称传其学为“许学”。所著除《说文解字》外,尚有《五经异义》《淮南鸿烈解诂》等书,今皆散佚。

  • 张红桥
    张红桥 (1368 年 ~ 1398 年) 9 篇诗文

    明福建闽县人,居红桥之西,因自号红桥。聪敏善诗文。豪右争欲委禽,红桥不可,欲得才如李青莲者事之。后归福清林鸿,鸿游金陵,感念成疾卒。

  • 江采蘋

    唐玄宗妃。泉州莆田人。开元初,高力士使闽,选入宫中,大见宠幸。善属文,自比谢女。所居悉植梅花,帝因其所好,戏名梅妃。

  • 尤侗

    尤侗,字同人,更字展成,别字悔庵,又曰艮斋,晚自号西堂老人,长洲人。贡生,官永平府推官。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历官侍讲。有《西堂集》。

  • 汪元量
    汪元量 (1241 年 ~ 1317 年) 716 篇诗文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毛熙震

    五代时人。仕后蜀。孟昶广政时官秘书。通书画。工词,《花间集》收其作。

  • 张说
    张说 (667 年 ~ 731 年) 473 篇诗文

    唐河南洛阳人,先世范阳人,居河东,字道济,一字说之。武则天时应诏对策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为黄门侍郎。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监国。玄宗开元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朔方军节度使,奏罢边兵二十余万,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罢当番卫士,招募壮士以充宿卫。再兼中书令,又为修书使,知丽正书院事。长于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为李林甫所挤,罢相。卒谥文贞。有集。

  • 李开先
    李开先 (1502 年 ~ 1568 年) 36 篇诗文

    明山东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罢归,治田产,蓄声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诗歌豪放,尤工词曲,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自谓藏曲最富,有“词山曲海”之目。曾刻元乔梦符、张小山小令。作传奇《宝剑记》,又有《登坛记》,今佚。又有《词谑》、《闲居集》。

  • 解缙
    解缙 (1369 年 ~ 1415 年) 403 篇诗文

    明江西吉水人,字大绅。解纶弟。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深为太祖爱重。尝上万言书,陈述“政令数改,刑罚太繁”之弊,渐为帝所厌,改御史。旋以年少为借口,令回家修学。太祖崩,赴京奔丧,以违诏旨谪河州卫吏。用荐召为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预机务。又与编《永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永乐八年,奏事入京,时帝北征,谒太子而还,遂以“无人臣礼”下狱,被杀。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

  • 王褒

    西汉犍为资中人,字子渊。宣帝时,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请王褒作《中和》、《乐职》、《宣布》等诗,荐褒有轶才。为《圣主得贤臣颂》,擢为谏大夫,后遣祀益州神,死于途。褒以辞赋著称,有《甘泉宫颂》、《洞箫赋》等。

  • 尤袤
    尤袤 (1127 年 ~ 1194 年) 101 篇诗文

    宋常州无锡人,字延之,号遂初居士。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历泰兴令、秘书丞兼国史院编修、著作郎、给事中、礼部尚书。立朝敢言,守法不阿。工诗文,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取孙绰《遂初赋》意,作“遂初堂”于九龙山下,藏书三万余卷。作《遂初堂书目》,为我国最早版本目录著作之一。卒谥文简。有《遂初小稿》、《内外制》,皆亡佚。清尤侗辑有《梁溪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