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钟嵘(约468—约518), 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市)人。齐代官至司徒行参军。入梁,历任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西中郎将晋安王记室。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以后,仿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写成诗歌评论专著《诗品》。以五言诗为主,全书将两汉至梁作家122人,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论,故名为《诗品》。《隋书·经籍志》著录此书,书名为《诗评》,这是因为除品第之外,还就作品评论其优劣。后以《诗品》定名。在《诗品》中,钟嵘提倡风力,反对玄言;主张音韵自然和谐,反对人为的声病说;主张“直寻”,反对用典,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诗歌品评的标准。
-
吴兴武康人,出身官宦之家,左光禄大夫沈约之孙女。生卒年不祥,约梁武帝大同中前后在世。嫁征西记室范靖(一作范静)为妻。生平事迹不祥。满愿有祖风,善作诗,有集五卷,(《隋书志》作三卷,此从《两唐书志》)已佚。现存诗十一首。沈满愿的祖父是沈约,沈约的儿子沈旋、沈趋皆为知名文士,都有作品传世。如沈旋的《咏萤火》、沈趋的《咏雀》,都是讽谕诗中咏物言志的好诗。沈众(字仲师)是沈约之孙。好学,颇有文才。初仕梁,为梁武帝萧衍所作《千字诗》作注解,被召见於文德殿,武帝令他作《竹赋》。赋成,武帝敕批:“卿文体翩翩,可谓无忝尔祖。”入陈,为陈武帝敬重,任为起部尚书。后因非毁朝廷,陈武帝赐死于吴兴。在家族文化的陶冶下,沈满愿才思横溢。嫁征西将军范靖,著有《沈满愿集》三卷,已佚。现存作品有乐府《王昭君叹》、《挟琴歌》、《映水曲》、《登楼曲》、《越城曲》、《晨风行》、《彩毫怨》等,诗《戏萧娘》、《咏灯》、《咏五彩竹火笼》、《咏步摇花》等。其中《映水曲》、《登楼曲》、《晨风行》是代表作。
-
-
-
-
-
-
-
-
-
-
-
-
-
-
南朝齐梁间诗人,会稽馀姚(今浙江馀姚市)人,生卒年不详,字子阳(李善《文选注》引《虞羲集序》),一说字士光(《南史·江淹任昉传》)。少有才学,七岁能属文。南齐时,以太学生游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历始安王侍郎、建安征虏府主簿功曹,兼记室参军。诗为谢脁所称赏。入梁,官至为晋安王侍郎。事迹附见《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史称其“盛有才藻,卒于晋安王侍郎”(《南史》)。梁武帝天监中卒。虞羲的诗以《文选》所录《咏霍将军北伐》最为有名。这首诗写沙场烽火,如“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颇有气势。诗中歌颂霍去病伐匈奴的战功,并对他的早死感到惋惜,反映了齐梁间一些人希望北伐、平定中原的意愿。虞羲还有一首抒情诗《送友人上湘》写离别之情:“共盈一樽酒,对之愁日暮;汉广虽容,风悲未可渡。”用典贴切,感情真挚。其他如《见江边竹》、《春郊》、《咏秋月》等,也有一些清丽之句。虞羲原有集十一卷,《隋书·经籍志》录有《虞羲集》九卷,已佚。今仅存文一篇,诗十二首,收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