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升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 顾媚
    顾媚 (1619 年 ~ 1664 年) 3 篇诗文

    名或作眉。明末清初江南上元人,字眉生,一字眉庄,号横波,又号智珠,亦号梅生。名妓,后为龚鼎孳妾,改姓徐,世又称徐夫人。善音律,工诗画,尤善画兰。入清后封为夫人。有《柳花阁集》。

  • 释今沼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 龚诩
    龚诩 (1382 年 ~ 1469 年) 310 篇诗文

    明苏州府昆山人,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龚察子。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卒,门人私谥安节。有《野古集》。

  • 释古邈

    古邈(一六四九─?),字觉大。番禺人。俗姓罗。童年出海幢,求阿字大师剃染受具。天然老人还雷峰,入侍丈室。后奉命之福州长庆,暂充典客。竟以病入涅。著有《闽中吟草》一卷。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 顾云鸿

    顾云鸿,明代处士。字朗仲,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四岁能诗,少丧父,事后母至孝。弱冠补诸生,领万历二十八年乡荐,辛丑不第归,发愤典学,肆力古文辞,曾稽核古今河渠及漕运。年四十一卒。

  • 庞尚鹏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南。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乐平知县,擢御史,出按河南、浙江等地,搏击豪强,吏民震慑。嘉靖四十四年,在浙江推行一条鞭法,为一条鞭法之始。隆庆元年,迁大理右寺丞。次年,擢右佥都御史,兼领九边屯务。诸御史督盐政者以事权被夺,起而攻之,斥为民。万历四年起故官巡抚福建,拜左副都御史。忤张居正罢归,家居四年卒,谥惠敏。有《百可亭摘稿》。

  • 庞嵩

    明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 神宗显皇帝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太宗文皇帝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赠钰
    赠钰 (? ~ ?) 7 篇诗文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高棅
    高棅 (1350 年 ~ 1423 年) 65 篇诗文

    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 刘元卿
    刘元卿 (1544 年 ~ 1609 年) 10 篇诗文

    明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字调甫,号旋宇,一号泸潇,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坊楼南陂藕下村人。「江右四君子」之一,江右王门後期大家,在理学、教育和文学等领域皆卓有成就,著述甚丰,有《劉聘君全集》,《大學新編》、《山居草》、《還山續草》、《通鑒纂要》、《六鑒》、《諸儒學案》、《賢奕編》等,其中寓言集《贤奕篇》被收入《四库全书》。刘元卿自幼苦讀,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在江西乡试中夺魁,後来在他人的推荐下,带着向朝廷的上书和文卷参加会试,但因「五策伤时,忏张居正」,未获取录,还险遭杀身之祸。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他创立复礼书院。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再次参加考试,又没有被取录,于是绝意功名,回到家乡,研究理学,收徒讲学。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神宗诏毁书院,全国大多数书院被迫停办,而刘元卿把复礼书院改名为「五穀神祠」,仍聚众讲学如故。後来学禁解除,复礼书院又恢复原名,此後名声更大,「道日益隆,誉日益广」。复礼书院有严密的学规,且教育质量好,以致湖南、湖北等省的有志之士都不远千里来此求学,海内学者对刘元卿的学识非常钦佩,誉他为「泰山北斗」。刘元卿还创办了识仁、中道、一德等书院,至此,他与当时省内名流吴康斋、邓潜谷、章本清齐名,被人们称为「江右四君子」。 随着知名度扩大,不少官员多次上书朝廷,推荐刘元卿,称刘元卿为「负迈俗之志节,蕴济世之经纶」。皇帝非常重视,授他为「国子博士」、「阶承德郎」衔,特别下旨叫刘元卿去京城做官。但刘元卿悉心讲学,不肯去做官。後来皇帝又再次派员催他赴任,刘元卿再三推辞不掉,衹好应召入京。不久,即升礼部主事。在朝三年,他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封建王朝的举措,在《请举朝讲疏》、《节制贡吏疏》、《直陈御倭第一要务疏》中,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于革除弊政、安定边陲、抵御外侮都是非常有利的。可惜刘元卿的这些政治主张,得不到皇帝的采纳,于是他称病辞归,告老还乡。

  • 王象春
    王象春 (1578 年 ~ 1632 年) 8 篇诗文

    明末诗人。原名王象巽,字季木,号虞求,别号山昔湖居士,新城(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人,清初文学家王士祯从祖。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终因刚直而免官归田。象春才气奔轶,诗宗前后七子,诗文结集为《齐音》(亦题《济南百咏》)、《问山亭集》。

  • 汤绍恩

    汤绍恩,字汝承,号笃斋,明代四川普州(今安岳)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历任户部郎中、安德知府、绍兴知府、山东右布政使等职。后致仕归,年97而卒。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专家。

  • 张以文

    明代人,作品收录于万历《绍兴府志》。

  • 郑之珍
    郑之珍 (1518 年 ~ 1595 年) 1 篇诗文

    郑之珍,字汝席,号高石,明万历补邑庠生。后来祁门县文化部门,在渚口乡清溪村发现了郑之珍夫妇合葬墓及《清溪郑氏族谱》,确认他为祁门县渚口乡清溪人。郑之珍在《新编目连戏救母劝善戏文》序中自述:“幼学夫子而志春秋,惜文不趋时,而学不获遂,于是萎念于翰场,而 游心于方外。

  • 礼赞
    礼赞 (1368 年 ~ 1644 年) 1 篇诗文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 陆钰
    陆钰 (? ~ ?) 6 篇诗文

    陆钰,字真如,海宁人。万历戊午举人,改名荩谊,字仲夫,晚号退庵。九上春官不第,键户箸书,足不入城市。甲申遭变,隐居贡师泰之小桃源。曰:吾乃不及祝开美乎。未几,绝食十二日卒。有集十卷。其《射山诗馀》。

  • 陆宏定

    陆宏定,字紫度,号纶山,别字蓬叟,钰次子。九岁能文工诗。与兄辛斋齐名,有「冰轮二陆」之目。宏定一生高洁,有《一草堂》、《爰始楼》、《宁远堂》诸集。其《凭西阁长短句》,首署「东滨 陆宏定著,孙式熊钞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