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亮

    元明间福建长乐人,字景明。工诗,与林鸿等称闽中十才子。明初累诏不出。作读《陈抟传》以见志,结草屋沧州中,与三山耆彦为九老会。有《沧州储玉斋集》。

  • 陈谟
    陈谟 (1305 年 ~ 1400 年) 281 篇诗文

    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幼能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子史百家。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尝谓学必敦本,必先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之详,亦不可不讲习。洪武初征至京师议礼,宋濂等请留为国学师,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浙考试官。学者称海桑先生。有《海桑集》。

  • 照鉴
    照鉴 (? ~ ?) 4 篇诗文

    一作惠鉴字仲明号湛然静者钱塘徐氏子住惠山寺有双清集

  • 华廉
    华廉 (? ~ ?) 2 篇诗文

    元湖州长兴人,字仲清,号翠微子。勤学博览。作诗有唐人风,尤长草书。举贤良不就,老于家。

  • 良琦

    字完璞,号龙门山樵、野雪道者,江苏苏州人。

  • 玛鲁
    玛鲁 (? ~ ?) 3 篇诗文

    字兼善,西域人。家上虞领至正壬寅乡贡以荐授嘉兴路儒学教授

  • 朱斌
    朱斌 (? ~ ?) 3 篇诗文

    字文质,吴江人。至正十三年乡贡。

  • 黄真仲

    字诚父号牧石金华人

  • 赵莹
    赵莹 (? ~ ?) 1 篇诗文

    元朝人,生平、里籍均不详。其姓名与曲作仅见于 清人何梦华藏本《太平乐府》。

  • 邓牧
    邓牧 (1247 年 ~ 1306 年) 1 篇诗文

    邓牧,字牧心,自称三教外人,又号九锁山人,世称文行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末元初思想家。 家世贫寒,南宋亡,遍游名山大川,其身世史无详载。据《洞霄图志》中的《邓文行先生传》记载,邓牧少年时,喜读《庄子》、《列子》等先秦诸子典籍,崇尚古代学者。邓牧虽出身贫寒,但为人清高孤傲,不附权贵,淡泊名利。宋亡后,刚过而立之年的邓牧拒不入仕新朝,与当时的民族志士谢翱、周密等人相来往,同时和一些道士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元大德三年(1299年),邓牧到余杭大涤山中的洞霄宫隐居。大德九年,元廷鉴于邓牧的名声,派玄教大师吴全节亲至洞霄宫请其出山做官,被邓牧严词拒绝。隐居期间,邓牧曾和冲霄观道士孟宗玉编辑了《洞霄图志》和《洞霄诗集》二书,详细记载了该地宫观、山水、洞府、古迹、人物、碑记及游览、酬答诗篇。又作传世名作《伯牙琴》。该书是邓牧的诗文集,原作一卷,有诗文六十余篇。在编《四库全书》时,仅存文三十一篇,诗十三首。

  • 王好古
    王好古 (1200 年 ~ 1264 年) 1 篇诗文

    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曾经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二十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李氏之学。张元素强调脏腑辨证,重视分辨病变所在脏腑的寒热虚实,李杲阐发脾胃学说,尤重脾胃内伤虚证的探讨。在张、李二家的影响下,王好古又着重于《伤寒论》方面,而独重由于人体本气不足导致阳气不足的三阴阳虚病证,另成一家之说。

  • 唐毅夫

    字、里、生卒年及生平均无考,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工作散曲,有怨雪一套,今存。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

  • 丁仲伦

    官知州

  • 丁珉
    丁珉 (? ~ ?) 1 篇诗文

    元靖江人,字汝琳,号沧洲。善人伦,经其品藻,皆以为荣。

  • 刁震亨

    任平阳推官

  • 卜友曾

    字友曾举进士

  • 于昌文

    南康人。官郴州儒学教授。

  • 于钦
    于钦 (1284 年 ~ 1333 年) 5 篇诗文

    元益都人,字思容。博学有才名。初为国子助教,擢山东廉访司照磨,历监察御史。累官兵部侍郎,奉命赴山东,周览原隰,询诸乡老,考水经地纪,历代沿革,著《齐乘》六卷。

  • 大食哲马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五十四

    高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