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南丰(今属江西)人。巩孙。官朝散郎(《江西诗徵》卷一三)。
汤道亨,人称清音子,自号赤脚道人。宋末构庵延游方道士。终年八十一。事见明正德《松江府志》卷三一。
宋临江军新淦人,字无疑,号云巢。曾三聘弟。少有诗名,尤尊经学,屡从朱熹问辨。孝宗淳熙中三举乡贡,当补官,不就。尝著《新旧官制通考》及《通释》。部使者荐于朝,授承务郎。理宗端平中,召为秘阁校勘,除太社令。
焦焕,六安(今属安徽)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清同治《六安州志》卷二一)。
曾跃鳞,一作跃麟,字子龙,阳江(今属广东)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受知于学士李彦颖,荐入秘书,少师陈俊卿尤器重之,拜监察御史。事见清乾隆《广东通志》卷三一、《宋元学案补遗别附》卷二。今录诗二首。
宋吉州庐陵人,徙居宁都,字光祖,号唯庵。为南昌簿,簿书繁冗,勾稽不倦,毫无遗漏。累迁肇庆府节度推官。宁宗庆元初,禁伪学,以曾师事朱熹,罢归,自信更坚,未尝少挫。有《唯庵棐稿》。
曾纯,字景亮,清源(今山西清徐)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与赵崇垓同游七星岩。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一三。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子翊。曾巩弟。仁宗嘉祐六年进士。历舒州司户参军、湘潭主簿,所至有能政。善文章,通六经百子,旁究法制度数、声音训诂等。
汤七,名不详。泗州秀才,与强至同时。事见《祠部集》卷七《再和都官见答》。
钦宗赵桓(一一○○~一一六一),徽宗长子。哲宗元符三年生。初名亶,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更名烜,又改今名。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立为皇太子。六年,纳妃朱氏。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十二月受禅即位,改元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金人南下;闰十一月,汴京陷。二年三月,金人立张邦昌为楚帝,胁徽、钦二帝及二后等北行。五月,康王即位于南京,是为高宗,遥上尊号曰孝慈渊圣皇帝。绍兴三十一年五月,讣闻;七月,上尊谥曰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事见《宋史》卷二三《钦宗本纪》。
宋临江军新淦人,字无逸。曾三复弟。孝宗乾道二年进士。累官秘书郎。光宗时,三上疏陈时事。宁宗立,兼考功郎,后知郢州。韩侂胄为相,指三聘为故相赵汝愚腹心,坐追两官。久之,复原官与祠。侂胄死,遭贬者相继召用,三聘禄不及,终不自言。卒谥忠节。
焦焕炎,字晦甫。炳炎弟。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武举进士。累官知镇江府。事见《至元嘉禾志》卷一三。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同季。曾肇孙。高宗绍兴中,举进士不第。以荫仕长兴丞,累擢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中,历知吉、抚、永州。有《云庄集》。
宋河南人,字仲躬。曾几子。师王蘋。学者称习庵先生。孝宗隆兴二年,为太常丞。历知温、荆、湖、润等州府。淳熙十年,迁户部侍郎。官终敷文阁待制。有《习庵集》。
曾班,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知泰州,金人犯州,以城降。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今录诗二首。
汤乂,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知乐清县(明永乐《乐清县志》卷七)。
汤模,字元楷,金坛(今属江苏)人(嘉定《镇江志》卷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