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名
白菜。按陆佃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名菘。今谓之白菜,其色表白也。
气味
(茎、叶)甘、温、无毒。(子)甘、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寒菜、胡菜、薹菜、薹芥、油菜。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大蒜、茆蒜、荤菜。今人谓葫为大蒜,蒜为小蒜,以其气类相似也。
气味
(根)辛、温、有毒。久食损人目。
主治
-
释名
小蒜、茆蒜、荤菜。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
-
释名
叫,钓子、火葱、菜芝、鸿荟。
气味
(薤白)辛、苦、温、滑、无毒。
主治
-
释名
芤、菜伯、和事草、鹿胎。
气味
(葱茎白)辛、平;叶温;根、须、汁并无毒。
主治
-
释名
草钟乳、起阳草。
气味
韭:辛、微酸、温、涩、无毒。
韭子:辛、甘、温、无毒。
-
气味
甘,温,无毒。忌猪肉。
主治
风湿腿疼,胃部胀满,气虚乏力。可以滋润肌肤,益颜色,肥健人。肥人勿服。慈禧太后最爱吃的“菀豆黄”就是这样来的。
附方
-
释名
狸豆、虎豆、狗爪豆、八升豆
气味
甘微苦,温,有小毒。
主治
-
释名
茭米、雕蓬、雕苽、雕胡
气味
甘,冷,无毒。
主治
-
释名
苦荞麻出南方,春社前后种之。
气味
甘苦,小毒。多食伤胃,发风动气,能发诸病,黄疾人尤当禁之。
主治
-
释名
梦神,巨胜苗也,生中原山谷。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名粕。
气味
酒糟:甘、辛、无毒。
大麦醋糟:酸、微寒、无毒。
-
释名
火酒、阿剌吉酒。
气味
辛、甘、大热、有大毒。
主治
-
气味
(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
主治
米酒: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
愈疟酒:治诸疟疾,频频温饮。
-
释名
酢、苦酒。
气味
(米醋)酸、苦、温、无毒。
主治
-
气味
咸、冷利、无毒。
主治
汤火伤。用酱涂。
中砒毒。用酱调水服。
-
释名
饧
气味
甘、大温、无毒。
主治
-
气味
粟芽:苦、温、无毒。
麦芽:咸、温、无毒。
谷芽:甘、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甘、温、无毒。
气味
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治妇女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
主治
[明]
1518 年 ~ 1593 年
李时珍的诗文全集
共 883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