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名
慎火、戒火、据火、护火、辟火、火母。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石革、石皮、石兰。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猴姜、猢狲姜、石毛姜、石奄间。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纶布。
气味
咸、寒、滑、无毒。
主治
-
释名
单、落首、海萝。
气味
苦、咸、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酸浆、三叶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箕、鸠酸、雀林草、小酸茅、赤孙施。
气味
酸、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地朕、地噤、夜光、承夜、草血竭、血见愁、血风草、马蚁草、雀儿卧单、酱瓣草、猢孙头草。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伤寒。用紫背浮萍一钱、犀角悄半钱、钩藤钩几个,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蜜水调下,以出汗为度。
消渴。喝水甚多,用浮萍捣汁服。又方:用干浮萍、栝楼根,等分为末,加入乳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空心服二十丸。痛三年者,服药数日可愈。
-
释名
甘蒲、醮石。化上黄粉名蒲黄。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昌阳、尧韭、水剑草。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蓄、秃菜、败毒菜、牛舌菜、羊蹄大黄、鬼目、东方宿、连虫陆、水黄芹,子名金荞麦。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瓦松、瓦花、向天草、赤者名铁脚婆罗门草、天王铁塔草。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水泻、鹄泻、及泻、渝、芒芋、禹孙。
气味
(根)甘、寒、无毒。
主治
-
主治
甘藤:亦名甜藤。断藤流汁,甘美如蜜。有解毒和血之效。
含水藤:解渴、防。
天仙藤:疗水肿,解疝痛。
紫金藤:补男子肾,敷恶疮肿毒。
-
释名
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
气味
甘、酸、寒、无毒。
主治
鼻血不止。用土马二钱半、黄药子五钱,共研为末。水送服二钱。服两次可止鼻血。此方名“寸金散”。
二便不通。用土马洗净,瓦上焙过,世细,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煎服。
-
释名
薜荔、木馒头、鬼馒头。
气味
(叶)酸、平、无毒。(果实)甘、平、涩、无毒。
主治
-
释名
石鲮、石龙藤、悬石、耐冬、云花、云丹云英、石血、云珠。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勒草、葛勒蔓、来莓草。
气味
甘、苦、寒、无毒。
主治
[明]
1518 年 ~ 1593 年
李时珍的诗文全集
共 883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