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衣终夜说王章,佐我机声刻漏长。
惭愧画眉一支笔,寒窗祗合写催妆。
-
伯兄维扬来,面目生尘土。
陡说父病危,要我省吾父。
情景复疑猜,游移不自主。
俯顾有家人,家人愁万缕。
忽道吾父来,隔窗若有睹。
-
馆杭城凤凰山麓,每夜潮声澈耳,因颜曰梦潮(丁卯(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二十四岁))
西湖之水清且平,西湖之山瘦且灵。
凤凰山麓背其执,日绕滔滔滚滚之潮声。
潮声起自海门东,龛赭憋亹齐争迎。
龙吟鼍吼势浩荡,铁马强弩气奔腾。
道我江塘筑茅舍,夜夜鸣潮倾耳听。
-
夏泛西湖至冷泉亭、飞来峰,暮由孤山步归 其一 (丁卯(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二十四岁))
旅窗镇日坐,尝若长夏热。
忽闻云林游,使我心夷悦。
晨泛明圣湖,几辈同心结。
湖水镜平揩,湖光烟明灭。
荷芰十里香,鸳鸯时出没。
-
夏泛西湖至冷泉亭、飞来峰,暮由孤山步归 其二 (丁卯(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二十四岁))
塔势忽涌出,迎我我心喜。
绿树翠幄张,清涧双流驶。
涓涓漱玉鸣,飞泉百道起。
庭畔独徘徊,吊古情难已。
忠孝自热肠,韩岳今不死。
-
夏泛西湖至冷泉亭、飞来峰,暮由孤山步归 其三 (丁卯(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二十四岁))
洞天更奇阔,仙乎飞来峰。
峥磷低打头,崔巍峭摩空。
树荫千障黑,僧咒一灯红。
线天通幻界,玉乳滴玲珑。
非秋垂白露,当暑生凉风。
-
夏泛西湖至冷泉亭、飞来峰,暮由孤山步归 其四 (丁卯(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二十四岁))
陡觉丛岩暗,猿呼山谷应。
山灵不许留,恍惚惊梦醒。
徘徊影零乱,长啸林木震。
入山难出山,迤逦寻仄径。
斜照射西岚,溪流送清听。
-
偕顾篆云晚步江塘观老渔结网(丁卯(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二十四岁))
炎夏坐华屋,此身常缚束。
落日眺江塘,同人话心曲。
塘行不数武,几艇江头宿。
中有一渔翁,破网手补独。
小儿沽酒归,炉火炊脱粟。
-
昔年买棹过阊阖,未见苏城先见塔。
今年寄迹北寺旁,日向斯塔对下榻。
偶时塔影卧榻中,掩映斜阳西射红。
旅人梦醒惊窗黑,不道寺塔道长虹。
邻居老僧致前请,邀吾登塔上绝顶。
-
晨起即事 其一 (丁卯(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二十四岁))
结庐在城中,车马寂喧迎。
旅人独僵卧,寒恋布被轻。
庭前有高树,时来好鸟鸣。
转辗不成寐,顿使归梦惊。
晓起摘名花,袖湿露华清。
-
晨起即事 其二 (丁卯(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二十四岁))
有客来故乡,河梁欣携手。
相逢不尽欢,城头沽美酒。
帘影压檐低,糟香透屋厚。
怀袖出家书,殷勤诉前后。
未买故侯瓜,欲种先生柳。
-
王兹园丈过访偕登北寺塔旋至元都观 其一 (戊辰(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二十五岁))
鸟啼客梦醒,侵晨不安席。
手持金错刀,起为瓶花摘。
忽闻乡语声,知有故乡客。
出门获晤言,入室亲颜色。
道自维扬来,阿兄数晨夕。
-
王兹园丈过访偕登北寺塔旋至元都观 其二 (戊辰(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二十五岁))
雨霁新草色,对坐兴怡然。
为问元都观,游迹乱云烟。
邀客复心许,齐步夕照天。
平林花枝闹,深院莺语圆。
香车和宝马,相望时流连。
-
立夏日偶游狮子林(戊辰(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二十五岁))
四月斋前生众绿,旅人寂处步往复。
闻说此地有仙园,五松于今名最熟。
迭相宾主属谁家,城市嚣尘资徵逐。
当门大石卧清池,引入幽胜锦花簇。
始登缭绕之亭台,照眼清华水与木。
-
伯兄偕游狮林茗饮终日(戊辰(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二十五岁))
坐谈口苦渴,斋居志苦郁。
茗饮五松园,二者思兼括。
园丁结知心,汲泉火烹活。
香浮雪一瓯,畅言促双膝。
即此是家居,襟怀恕坦率。
-
离离花影压栏干,客里春光愁里看。
燕若知归飞上下,月如无浪到团栾。
关山尺素离人梦,风木纸钱丘墓餐。
明日一鞭循祭扫,可怜红泪又难干。
[清]
1844 年 ~ ?
许传霈的诗文全集
共 636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