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陈思召醉读东篱小影 其二 (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此君醉后好风裁,背指黄华蓠外开。
还读我书寻我乐,何须送酒白衣来。
-
徐墨农见题菰城话雨图次卒章韵报之 其一 (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棘闱鏖战集名流,况复明湖烟景稠。
料峭西风偏扑我,不教同话六桥秋。
-
徐墨农见题菰城话雨图次卒章韵报之 其二 (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共列门墙溯品流,惟君健笔粲花稠。
珠光长照苕溪月,不数人间桂子秋。
-
包子庄示其陈姬人花鸟画册索题 其一 (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蓝桥旧事记前因,花鸟图成笔底春。
惹得黄徐齐叹赏,偏教闺阁觅传人。
-
包子庄示其陈姬人花鸟画册索题 其二 (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绝妙清才管仲姬,王孙书画并驱驰。
吴兴从此添佳话,墨竹当年不算奇。
-
包子庄示其陈姬人花鸟画册索题 其三 (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写成宫韵李唐朝,曾说吴鸾降碧霄。
一样清贫资翰墨,何须仙眷羡文箫。
-
包子庄示其陈姬人花鸟画册索题 其四 (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如此家居方是閒,小窗清课乐乡关。
朝云终古芳名在,遥指城南学士山。
-
步岘山寻明霞墓址 其一 (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云山终古剩芳名,太守风流自有情。
遥指高楼新月上,最难樊榭近居城。
-
步岘山寻明霞墓址 其二 (丙子(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十三岁))
曾记高斋话石蒲,残碑字迹认模糊。
沿山却种离离竹,一幅夫人临画图。
-
题艺林少年松下听泉小影 其一 (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韶华容易水东流,赖有回澜枕石头。
同是溪山无尽意,苍苍松荫好贻谋。
-
题艺林少年松下听泉小影 其二 (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图画于今卅六年,菰城重话隔桑田。
留题诸老风流在,一度披吟一惘然。
-
饮城南会馆即事口占 其一 (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亭对洼尊醉一尊,隔湖山色绿侵门。
閒来莫作寻常饮,桑梓与斯大道存。
-
饮城南会馆即事口占 其二 (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盂兰盆散露华秋,魂梦归来不可求。
何幸生离忘死别,满江芦荻护扁舟。
-
饮城南会馆即事口占 其三 (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城北窑湾多墓田,凄风馁鬼哭年年。
最愁野外人踪少,荒冢昏黄狐兔穿。
-
饮城南会馆即事口占 其四 (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旅衬如何策万全,墙卑室浅过凄然。
愿今拓地添梁屋,风雨无愁破一椽。
-
宾于将返武康以所携笋蔬麦餈见赠赋此送之 其二 (戊寅(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三十五岁))
佐他肴馔总清华,麦黍搏成饼饵誇。
温语殷勤滋我愧,循陔孝养到寒家。
-
悼亡百绝句 其三十 (戊寅(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三十五岁))
苏台屡过辄迷津,拙政园迎夏景新。
彷佛西湖游侍母,荷花香里话前因。
-
舟行里下河 其一 (壬戌(清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十九岁))
未曙梦频醒,村鸡闻断续。
晓风拂帐清,零露霏帆足。
寒不启篷窗,兀坐拥絮褥。
臭声绕脚喧,人稠一灯绿。
朝朝养疴方,波心射红旭。
-
舟行里下河 其二 (壬戌(清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十九岁))
淮南多小菽,味美如香粳。
舟子深知我,瓶瓮炊粥成。
谢食日兼旬,饮此胜瑶琼。
客路无药饵,得此亦怡情。
-
舟行里下河 其三 (壬戌(清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十九岁))
蒹葭飞白鹭,汤汤流淮水。
蓼岸有农家,诛茅成小市。
田车挂帆席,无人自奔驶。
长歌彼乐郊,渔唱晚烟里。
[清]
1844 年 ~ ?
许传霈的诗文全集
共 636 诗文